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也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著名的事件。 除其他原因外,它因其近距離的城市戰爭、巨大的死亡人數以及對整個衝突的戰略重要性而被人們銘記,它繼續存在於全世界的歷史意識中。 繼續閱讀以調查和探索是什麼促成了這一歷史上重大事件。

閱讀更多列寧格勒圍城戰

背景

1942 年斯大林格勒的德國砲兵。圖片來源:Everett Collection via Shutterstock。

德國於 1941 年 6 月 22 日入侵蘇聯 (蘇聯)。這場戰役被稱為“巴巴羅薩行動”,對於阿道夫·希特勒在東部獲得 Lebensraum(生存空間)的目標至關重要。 在這次入侵中,德國陸軍(國防軍)分成了三個小組。 北方集團軍群的目標是列寧格勒,中央集團軍群的目標是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的目標是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的油田。 三組初步都取得了紮實的進展。 也許最值得注意的是,南方集團軍群迅速入侵並佔領了烏克蘭,然後又穿過俄羅斯南部。 然而,他們在 1942 年夏天碰壁了。

戰鬥的開始

歷史重演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指揮官在總部。

斯大林格勒是俄羅斯南部的主要工業城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目標。 這主要是由於兩個原因。 首先,它以蘇聯領導人的名字命名,這意味著佔領它將是一次關鍵的宣傳勝利。 其次,斯大林格勒被視為通往高加索地區的部分門戶。 最初,希特勒計劃讓所有南方集團軍群將重點集中在這座城市。 然而,1942年7月初,他將集團軍分為A集團軍群和B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奉命進攻高加索,B集團軍群仍擔負著奪取斯大林格勒的任務。 起初,這個計劃似乎奏效了。 A集團軍群取得紮實進展,到8月下旬,B集團軍群已進入斯大林格勒郊區。 到九月中旬,德國人幾乎佔領了整個城市,蘇聯人只控制著伏爾加河沿岸的狹長地帶。 但是,隨著冬天的來臨,德國的補給線越來越長,形勢開始發生逆轉。

潮流逆轉

二戰期間的紅軍偵察兵。

11 月 19 日,蘇軍開始發起大規模反攻。 它被命名為“天王星行動”,其功能如下:紅軍的兩個先頭部隊,一個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一個在斯大林格勒以南,連接起來,從而包圍了國防軍。 這讓納粹大吃一驚,他們沒想到“斯拉夫人”竟然有這樣的能力。 最容易受到這種反攻的是與德國人並肩作戰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意大利軍隊,因為他們特別缺乏動力和補給不足。 這些問題最終在所有軸心國成員身上都顯現出來。

由於德國人現在被包圍了,補給線也變得很薄弱,極端的飢餓和寒冷成為了日常的現實。 士兵們被迫吃生馬腿,天氣寒冷,他們的眼皮常常會裂開。 回到國內後,德國平民被鼓勵向前線人員捐贈冬衣。 但是,事實證明,實際上為部隊提供物資是一項挑戰。 希特勒認為他可以空投這些物資,但只有十分之一的物資通過了。 因此,絕大多數士兵從未獲得在這種條件下作戰所需的物資。 紅軍一點一點地奪回了這座城市,1942 年到 1943 年,蘇聯發動了最後的進攻。 由於局勢無望,德國將軍下令部隊投降,所有戰斗在二月初停止。

善後

俄羅斯伏爾加格勒的“兒童與鱷魚”紀念碑。 圖片來源 亞歷山大·謝米金 通過 Shutterstock。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傷亡約110萬人。 另一方面,軸心國則有約80萬人傷亡。 此外,9萬名軸心國士兵成為戰俘,其中5萬人在被蘇聯俘虜的第一周內死亡,只有6000人返回家園。 就更廣泛的影響而言,斯大林格勒的失敗標誌著德國終結的開始。 事實上,在戰爭的剩餘時間裡,俄羅斯人一直在擊退他們。 1943 年夏天,納粹在庫爾斯克發起了大規模反攻,這讓他們看到了一線希望。 但是,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這一計劃最終失敗了,其中最重要的是盟軍入侵西西里島,迫使希特勒將軍隊轉移到意大利。 再加上次年入侵法國,德國的失敗變得越來越不可避免。 最終發生在 1945 年春天,希特勒於 4 月 30 日自殺,幾天后德國投降。

發現更多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戰鬥

結論

總之,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關鍵事件。 這可以說是戰爭中最殘酷的一場戰鬥,導致數百萬人死亡。 此外,它也是衝突的轉折點,德國隨後不斷被擊退。 出於所有這些原因以及更多原因,它值得在大眾歷史記憶中佔有一席之地。

  1. 歷史
  2. 世界大戰

  3. 斯大林格勒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