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帕爾瓦斯悲劇

印度博帕爾受瓦斯影響區附近的象徵性繪畫。 編輯信用:arindambanerjee / Shutterstock.com

Bhopal Gas 悲劇發生在 1984 年 12 月 2 日至 3 日之間,發生在印度博帕爾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農藥廠。 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之一,它涉及有毒的異氰酸甲酯氣體洩漏,造成 15,000 多人死亡,約 200,000 人受傷。

是什麼導致了災難?

與許多與人為相關的重大災難一樣,事故的發生是由於機械錯誤、無知和人為疏忽的綜合作用。 各種違反標準程序的行為,以及裁員,不僅看似引發了最初的問題,也讓洩漏事件未能及時被發現和處理。 最初的洩漏:最初的洩漏引發了隨後的一系列事件,發生在一名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被要求沖洗未正確密封的管道後不久。 根據工廠的規定,這個過程本身是被禁止的,據信是來自這個漂洗的水引起了第一個基於污染的反應。

博帕爾煤氣悲劇1984 年在博帕爾造成最大工業災難的聯合碳化物工廠的一部分。

當水與異氰酸甲酯處於密閉空間時,會發生爆炸性反應。 該反應隨後導致異氰酸甲酯氣體開始從儲罐洩漏。 洩漏確實發生了,但沒有立即或緊急解決,因為當時的主管認為洩漏只是漏水。 據說這是因為測量這種洩漏的儀器不可靠。 雖然壓力表測量的罐內壓力比應有的壓力高五倍,但人們認為這個讀數只是一個錯誤。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不動作期間,儲罐內的反應變得無法控制。

致命錯誤

除了不正確的沖洗技術和緩慢的反應時間之外,甚至在洩漏發生前幾個月就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現場的其中一台製冷裝置已關閉。 據推測,這樣做既是為了節省能源,又是為了將氟利昂重定向到工廠的其他地方。 該裝置的目的是在現場冷卻異氰酸甲酯並抑制任何化學反應。 由於設備已關閉,因此化學反應不會中斷。 如果冰箱按預期工作,這種反應就會變慢,這意味著工廠及其工人將有幾天的時間來處理洩漏,而不是幾個小時。 人們普遍認為,如果這個系統繼續運行,隨後的災難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有缺陷的系統

除此之外,現有的三個安全系統中的兩個當時無法運行,這意味著只有一個系統可以應對發生的危機。 此外,系統本身在應對此類事件方面被認為是不夠的。 工廠裡沒有計算機系統,就像他們在其他地方一樣,它會提醒所有員工注意工廠中的洩漏或錯誤。 因此,洩漏的警告措施主要留給通過身體症狀感知問題的員工。 同樣,洩密時也沒有向公眾發布任何公告。 雖然警報確實響起,但報告稱這是相同的語調,每週都會定期響起幾次。 因此,該地區的平民(以及員工)並沒有認為這種聲音有問題。

博帕爾母親雕像的視圖 – 它顯示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逃離有毒氣體,而大女孩則掛在她的背上,在博帕爾 – 印度。編輯信用:arindambanerjee / Shutterstock.com

氣體洩漏的影響

立竿見影的效果

異氰酸甲酯氣體發生反應,首先通過工廠洩漏,然後擴散到周圍區域。 MIC、氰化氫、一甲胺和其他化學品的混合物是由最初的化學反應和洩漏引起的。

這種化學混合物表現為一團緊貼地面的白雲,因為化學云比空氣密度大得多。 因此,兒童或任何身材矮小的人受到化學品的影響更大。 最初的症狀與催淚瓦斯的發生方式大致相同,包括咳嗽、吸入時喉嚨灼痛,以及流淚的眼睛和流鼻涕。 這些症狀提醒了大多數公民注意危險,並且確實將許多人從床上驚醒。 不幸的是,這些症狀在撞擊區迅速升級。 眼睛刺激變成失明,喉嚨灼痛實際上是呼吸道受損。 胃痛和嘔吐也很常見,有些人甚至被泡沫嗆死並從內部嘔吐。 這些化學物質嚴重損害了幾乎所有的內臟,導致反射性循環衰竭和肺水腫。 肺被破壞,腎臟和肝臟的主要部分也被破壞。

許多人為自己的生命而奔跑,在逃離時拋棄了任何人和任何東西。 當平民試圖以任何可能的方式逃離時,人類和動物踩踏,造成踐踏和更多死亡。

博帕爾瓦斯災難在印度博帕爾舉行的紀念博帕爾天然氣災難 26 週年的集會上,受害者拿著沃倫·安德森的照片,並要求將他引渡。 編輯信用:arindambanerjee / Shutterstock.com

長期影響

這種氣體影響了大約 50 萬人,造成大約 15,000 人死亡。 那些倖存下來的人往往飽受癌症和生殖問題等疾病的困擾。 月經異常很常見,死產率增加了 300%,而那些存活下來的嬰兒通常有極端的出生和生長缺陷。

倖存者經常受到嚴重程度不等的長期疾病的困擾。 由於氣體的性質,肺和眼睛受到很大影響。 許多博帕爾市民患有慢性眼病、角膜瘢痕或白內障。 呼吸和肺部問題也很常見,包括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結核。 這種氣體還會導致神經系統影響,例如記憶障礙、麻木和運動技能下降。 幾十年後,那些受化學物質洩漏影響的人繼續死於並發症或各種化學物質誘發的癌症。 正因為如此,確切的傷亡人數無法統計,甚至在今天還在繼續上升。 2019 年,據估計約有 25,000 人因這場可避免的災難而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