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全世界發現的銀色玻璃鏡子在大約200年前首次在德國開始。
1835年,德國化學家Justus von Liebig開發了一個方法,將一層金屬銀塗在透明玻璃的一側。該技術很快得到了改編和改進,從而可以大規模生產鏡子。
現代鏡子可能起源於19世紀,但總體而言,鏡子實際上已經存在了更長的時間。根據視覺科學家Jay Enoch博士在2006年的評論中,《驗光和視覺科學》雜誌上,Anatolia的人們(現代土耳其)大約在8000年前製造了第一鏡子和拋光的黑曜石(火山玻璃)。
由拋光銅製成的鏡子後來在美索不達米亞(現為伊拉克)和埃及從公元前4000至3000年彈出,大約1000年後,中美洲和南美的人們開始用拋光的石頭製作鏡子,而中國和印度鏡子製造商則將它們從銅管中製成。
在公元一世紀,羅馬作家普林尼(Pliny)在他的百科全書自然史上暗示了第一次記錄了玻璃鏡的使用,但是當時的鏡子顯然從來沒有普遍使用。
儘管不同的文化在整個歷史上都在不同時期獨立創造了反射鏡,但大自然也許應該被冠冕為真正的玻璃發明者。 Enoch寫道:“最初的鏡子很可能是安靜的水,岩石或粘土容器的水。”當然,與當今的製造鏡相比,這些天然鏡子蒼白。
但是,並不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歡迎鏡子的引入。當人類學家在1970年代向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孤立的巴布亞人民介紹了鏡子時,據報導,該部落以恐怖而不是迷戀的是他們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