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對的嗎?爭論的專家數位科技正在重塑兒童的大腦?
隨著數位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根深蒂固,人們越來越擔心社群媒體對心理健康和行為(尤其是年輕人)的影響,引發了關於是否需要更嚴格監管的爭論。
作為回應,各國政府正在考慮制定限制社群媒體使用的政策。以澳洲為例,正在推出社群媒體的年齡限制平台。
在歐洲,類似的措施正在審查中。義大利和愛爾蘭正在考慮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智慧型手機,同時比利時和荷蘭已經禁止在學校使用手機,理由是對學習和學業成績產生負面影響。希臘實施了部分禁令,限制在上課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
北美也緊跟其後。在美國,42名州檢察長呼籲國會強制要求在社群媒體平台上針對兒童發布心理健康警告。
線上互動的神經生物學效應
隨著關於社群媒體的好處和風險的爭論仍在繼續,研究人員正在更深入地研究線上互動的神經生物學和心理影響。
評估社群媒體影響的一項挑戰是其快速發展,這使得開展將數位使用與特定認知或行為變化聯繫起來的長期研究變得更加複雜。
雖然有些專家爭論數位科技正在從根本上重塑兒童的大腦並導致心理健康危機,但其他人則認為這種說法的證據仍然存在不確定的。
“無形的脫節假說”“
為了滿足對社群媒體有更深入了解的迫切需求,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穎的「脫離實體」假說。
介紹在最近由不同的歐洲和美國研究人員協調的一篇論文中人性化科技實驗室天主教聖心大學的這個框架研究了數位平台如何在不改變認知結構的情況下重塑社會行為。
這個假設認為,雖然數位平台創造了新的互動機會,但它們與傳統的面對面社交參與有著根本的不同。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會產生重大的心理和社會後果。
面對面互動的作用
從歷史上看,社區是透過共享物理空間中面對面的互動而建立的。
這些互動涉及研究人員所謂的「我們模式」過程,包括行為同步(協調的動作和表達)、共享注意力(共同關注物體或事件)、腦間耦合(個體之間同步的神經活動)和情緒協調(共享情緒)。
這些具體的神經生物學機制不僅是社會互動的副產品,也是人際紐帶、集體認同的形成、社會資本在不同群體之間公平分配的基礎。
例如,研究表明公共儀式中的行為同步可以增加親社會行為和群體內的凝聚力,而面對面對話期間的腦間耦合則與相互理解和同理心相關。
朝向數位社群的轉變
相較之下,數位互動消除了許多實體動態。雖然這賦予了個人前所未有的自由來選擇他們的活動和社會群體,但它也減少了對「我們模式」流程的參與。
數位社群通常會將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這可能會加劇兩極化並加深社會不平等。
這種數位化轉變造成了研究人員所說的“無形脫節”,將那些有效利用數位平台擴展網路和資源的人與那些苦苦掙扎的人區分開來。具有強大社交技能的個人通常會在數位環境中茁壯成長,擴大他們的網絡並獲得多樣化的資源。
相較之下,那些與孤獨或人際關係困難作鬥爭的人可能會經歷負面影響,例如沉思、不利的社會比較和線下社會關係減弱。
影響的複雜圖景
該研究描繪了社群媒體影響的複雜圖像。
一方面,數位平台為社交互動和社區建設開闢了新的管道,減少了那些善於利用這些平台的人的孤立感。
這些平台允許跨越地理和時間界限的聯繫蓬勃發展,為利基或邊緣化社群提供關鍵支援。
它們還在危機時期(例如 COVID-19 大流行)充當替代社交空間。然而,其缺點也很明顯。
社群媒體可能會加劇現有的社會不平等和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因為它較少涉及物理空間中社會連結所必需的「我們模式」過程。
對於已經在與孤獨作鬥爭的用戶來說,數位互動可能會增加焦慮並使離線關係緊張。
缺乏非語言線索往往會導致誤解,而網路匿名的去抑製作用可能會助長網路霸凌和錯誤訊息的傳播。
科技與人類互動
數位科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並不普遍是正面的或負面的。
一個最近的分析一項針對 30,000 多名 12 歲以下兒童進行的 23 年研究發現,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的時間對兒童的大腦功能有可測量的長期影響。
雖然過度使用螢幕可能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但一些研究表明科技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學習能力,而電玩遊戲可以增強兒童的認知技能。
雖然關於數位科技對神經發育影響的爭論仍然存在,但「脫離實體的脫節假說」提供了一個更微妙的視角。
它並沒有從根本上重新建構認知結構,而是表明數位科技正在重塑人類社會,其方式可能會加劇現有的社會不平等和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在孤獨和社交焦慮中掙扎的人來說。
隨著數位環境的發展,青年福祉面臨的挑戰和減輕心理健康風險的機會都出現了。
透過了解這種“無形的脫節”,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可以更好地利用數位平台的好處,同時解決其潛在危害,特別是對弱勢群體而言。
在數位參與和傳統社交互動之間取得平衡可能會提供更健康的技術方法,特別是對於年輕一代。
當我們在 21 世紀變革的社會格局中前進時,很明顯,關鍵不在於全面拒絕或不加批判地擁抱數位技術,而在於深思熟慮的整合,保留人類聯繫的基本要素。
您是哪種類型的社群媒體使用者?
朱塞佩·里瓦博士是義大利米蘭天主教大學人道技術實驗室主任。人道技術實驗室(HTLAB)是天主教大學的實驗室,旨在研究人類經驗與科技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