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 11 月 14 日,澳洲第一台電腦啟動。
CSIR Mk1(後來改名為 CSIRAC)是由在馬斯頓·比爾德和傑夫·希爾的幫助下。
皮爾西 (Pearcey) 是一名雷達科學家,從英國移民到澳洲後,於 1947 年開始研究這台機器。他加入了科學與工業研究委員會 (CSIR),該委員會於 1949 年更名為 CSIRO,至今仍是澳洲的國家科學機構。
當時,CSIR Mk1只是全球第四台儲存電子計算機。
「1948 年之前,美國和德國製造了各種機電機器(非電子計算機),」CSIRO 代理首席資訊長 Angus Macoustra 說。 “CSIR Mk1/CSIRAC 是 1950 年之前為數不多的執行儲存程式的機器之一。”
1949年運行第一個程式後,電腦於1951年全面投入運作。它一直運行到 1964 年 11 月。
這台機器每秒可執行 1,000 次運算,比當時最好的機械計算器快一千倍。
CSIRAC 可以儲存約 2 KB 的數據,相當於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或一頁純羅馬字母文字。
整機重約 2 噸,功率為 30 千瓦,相當於 30 台現代烤麵包機的功率。
根據皮爾西基金會(CSIR Mk1 建造者於 1998 年去世後成立)的說法,CSIRAC 是多項記錄的保持者。它是第一台播放電子音樂的計算機,也是第一台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計算機。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倖存的第一代電腦。它在墨爾本 Scienceworks 博物館永久展出。
它是為了簡單性和應用廣泛性而建構的。該計算機由 2,000 個閥門或真空管組成,這些閥門或真空管用於第一代計算機的邏輯電路。 20 世紀 60 年代積體電路晶片的發明引發了運算革命,這些第一代電腦被取代。如今,它們仍然為個人電腦提供動力。
「75 年前,澳洲是技術領導者,這項傳統一直延續著,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發使用軟碟的 Micro Bee 家用電腦到設計 Google 地圖程序,」Macoustra 說。
自 1990 年代以來,超級電腦大大增強了數位處理和科學探究的能力。
最強大的超級電腦每秒可以執行大約千萬億次(1 個有 15 個零)浮點運算。
在 CSIR Mk1 發布 75 年後,Macoustra 指出 CSIRO 持續參與澳洲的運算開發。
「2009 年,CSIRO 推出了澳洲第一個使用 GPU(圖形處理單元)的加速運算,」他說。 「今年早些時候,我們推出了高性能計算機它採用節能的直接液體冷卻,性能比 2009 年第一台 GPU 機器快 60 倍。
另一場運算革命也可能即將到來,人工智慧演算法和量子電腦的發展有可能突破新領域,甚至在未來十年超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