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蘭克林·羅斯福(FDR)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任期超過兩屆的總統。他在白宮的空前任期既取得了非凡的勝利,也做出了頗具爭議的決定。從領導國家度過大蕭條到帶領國家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的遺產既複雜又持久。
富裕背景與克服悲劇

羅斯福出生在他父親位於紐約海德公園的大莊園裡。作為一名鐵路高管的兒子,年輕的羅斯福跳過了公立學校,轉而擔任家庭教師和家庭教師,並每年夏季前往歐洲及其眾多博物館進行旅行。在高級格羅頓預科學校和哈佛大學學習四年後,富蘭克林在哥倫比亞法學院獲得了歷史學位,後來在 1910 年在達切斯縣獲得了民主黨州參議員席位。
與遠房表弟結婚後,1905 年,羅斯福一家追隨富蘭克林的政治軌跡來到了華盛頓,當時伍德羅·威爾遜總統於1913 年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三十九年任期──老富蘭克林得了小兒麻痺症──他的腿再也不能用了。 1927年,羅斯福夫婦成立了喬治亞溫泉基金會,以幫助無力負擔治療費用的小兒麻痺患者。羅斯福不願讓自己的殘疾阻止他,他繼續在政界崛起,在 1924 年和 1928 年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為民主黨候選人阿爾·史密斯發言,直到 1932 年羅斯福本人獲得提名。
當富蘭克林抵達芝加哥接受提名時,數百萬美國人失業,無數企業倒閉,赫伯特·胡佛總統的共和黨政府堅持認為直接聯邦援助不符合美國精神。 《紐約客》在獲獎感言中直言不諱地說:「在現代歷史上,美國兩大政黨之間的本質差異從未如此鮮明地形成鮮明對比……我向你們保證,我向自己保證,新政為了美國人民。十一月,獲得 472 張選舉人票,而胡佛則獲得 59 張。
“我們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1933 年 3 月 4 日就職時,羅斯福五十一歲。整個國家都在收看他的就職演說,他在演講中說了一句著名的話:「首先,讓我堅定地相信,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恐懼本身——一種無名的、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恐怖,它使改變信仰所需要的努力陷入癱瘓。
在接下來的一百天裡,新總統帶領聯邦政府經歷了有史以來最重大的變革。羅斯福表示:「我們最重要的首要任務是讓人們工作。」他補充道,「我將要求國會提供應對危機的最後一項手段——廣泛的行政權力,以對緊急情況發動戰爭,這是一項將被授予的權力。
作為他的起點為了美國人民,承諾提供救濟、恢復和改革,聯邦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採取行動,承擔了歷史上任何其他時期都會被視為過度擴張的權力。
羅斯福立即宣布全國銀行放假,以阻止恐慌引發的銀行擠兌。隨後,他通過了《緊急銀行法》,規定聯邦對銀行進行檢查,並在政府的監督、監督和聯邦貸款下緩慢地重新開放。新政府隨後通過了《平民保護團》和《聯邦緊急救濟法案》,以幫助解決徘徊在 25% 左右的全國失業率問題。接下來的《農業調整法案》向農民提供補貼以減少盈餘,《國家工業復甦法案》則為美國企業設定了公平的價格、工資和工作條件。在執政的「百日」計畫中,除了其他計畫外,還完成了旨在規範股市的法案。
羅斯福總統第一任期

繼上任第一百天所帶來的勢頭之後,羅斯福政府繼續實施新政政策,進一步將聯邦政府在美國人生活中的角色從不那麼直接轉變為更加親力親為。羅斯福以國會所能處理的最快速度推動項目獲得通過,即便如此,在最高法院評估這些項目之前,他還是利用緊急權力完成了這些項目。後者最終會追上並以違憲為由推翻《聯邦緊急救濟法》和《農業調整法》。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止羅斯福第一個任期的焦點,那就是立即從大蕭條中復甦。
「我確信,國會特別會議將載入我國歷史,因為它比以往任何一次會議都更大膽地抓住機會糾正重大錯誤,恢復更清晰的思維和更誠實的做法,富蘭克林·羅斯福推測道:「我們必須以務實的速度開展業務,並踏上上升的道路。
新政立法繼續在國會審議。 1933 年的《證券法》和 1934 年的《證券交易法》規範了股票市場,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則成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公共銀行存款提供保險。 1935 年頒布的《社會安全法》可以說是羅斯福第一任期中最重要的立法,該法建立了老年福利、失業保險以及針對殘疾人和貧困兒童的福利計劃體系。
在進行了幾次幫助工會組織起來的勞工改革之後,羅斯福推出了更多的救濟計劃,包括工程進步管理局。 WPA 成立於 1935 年,旨在為數百萬失業的美國人提供就業機會,資助了從基礎設施到藝術的各種項目,。對羅斯福來說,1936 年 11 月連任已成定局。
總統第二任期

羅斯福的第二個任期,如果遵循過去的先例,可能是他的最後一個任期,充滿了政治和經濟障礙,而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進一步加劇了這一障礙。儘管羅斯福新政開始復甦,美國還是在 1937 年陷入了嚴重衰退。羅斯福以增加支出和新立法作為回應,但復甦緩慢,而對總統的反對卻迅速增加。
1937 年,羅斯福的政治才能受到嚴重打擊,當時,為了應對為了抵制他無數的新政計劃,總統試圖推動國會通過司法程序改革法案。報紙很快就將這項失敗的提議稱為“法庭擠塞計劃”,即在最高法院增加六名(對羅斯福友好的)法官。總統的意見慢慢恢復。由於保守派民主黨和共和黨聯盟越來越反對羅斯福擴大政府權力,民主黨在1938年國會中期選舉中遭受重大損失。總統通過新立法的能力自上任以來首次受到嚴重限制。
羅斯福在國內受到壓抑,還必須應付國外的嚴峻局勢。的崛起和對世界和平構成了重大威脅,但共和黨國會繼續反映公眾的孤立主義情緒。儘管受到國會的限制,羅斯福對即將到來的全球衝突採取了更直接的態度,主張增加軍事開支並加強對美國盟友英國和法國的支持。
第三任期的戰時必要性

什麼時候羅斯福做出了史無前例的舉動,第三次競選美國總統。羅斯福公開迴避提名,因為他不想讓提名看起來像是他在尋求提名,而是國家和他的政黨希望他繼續提名。
代表們提名第三任期,高呼“黨想要羅斯福……伊利諾伊州想要羅斯福……世界需要羅斯福……每個人都想要羅斯福!”現任總統以 449 票對 82 票輕鬆擊敗對手、共和黨人溫德爾·威爾基。
隨著世界陷入戰爭,羅斯福將注意力從新政轉移到為國家做好應對不可避免的事情。由於資源被轉用於戰爭準備,總統前兩屆任期通過的計畫資金逐漸減少。在與國會中的孤立主義反對派作鬥爭時,羅斯福於 1940 年通過了《選擇性訓練和服役法案》,制定了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和平時期的徵兵制度。
總統緩慢而聰明地找到了幫助支持美國歐洲盟友而不直接參戰的方法。在一系列公開演講中,羅斯福將美國吹捧為“民主軍火庫”,需要支持世界各地的民主國家,以免它們陷入法西斯主義。當國會最終通過美國授權羅斯福向任何被認為對美國國防至關重要的國家出借或租賃軍事裝備,該國幾乎放棄了其孤立主義立場和中立立場。
日本攻擊日本後,美國參戰1941 年 12 月 7 日,羅斯福安然度過了這場衝突,同時塑造了衝突的結果,確立了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
羅斯福第四任總統任期

在成功進行戰爭動員並透過多次會議和外交努力加強聯盟之後,羅斯福成為了一位全面意義上的戰時總統,他的首要目標是推動衝突結束並取得勝利。在某種程度上,這既關乎戰後世界,也關乎戰爭。
在美國進入之前,羅斯福和英國首相,,秘密開會起草《大西洋憲章》。 《憲章》概述了自決、經濟合作和免遭侵略等原則,這些原則在二戰後成為了《憲章》的基礎。。
隨著他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總統接受了他所認為的人民和政黨的使命,以結束戰爭,並競選第四個任期。羅斯福以 53% 的普選票擊敗共和黨候選人托馬斯·杜威 (Thomas E. Dewey) 後,紐約時報觀察到,“富蘭克林·D·羅斯福在戰爭之年再次當選為戰爭總統,他可以承諾國家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並在勝利的基礎上實現持久和平。”
旅行至1944 年 2 月,在討論戰後歐洲時,總統無法再隱瞞自己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心血管疾病和疲憊正在影響他的身體能力和決策。歐洲戰爭距離盟軍最終勝利只剩幾週,距離戰爭結束僅幾個月1945 年 4 月 12 日,羅斯福在喬治亞州沃姆斯普林斯的公寓中因腦溢血突然去世。
遺產

羅斯福史無前例的四屆任期擴大了總統在國內外的角色和權力。然而,國會在他去世後僅三年就批准了憲法第 22 條修正案,將所有未來的總統任期限制為兩屆。雖然有些批評者仍然認為富蘭克林·D·羅斯福是一位濫用職權、將行政辦公室變成美國政治體系代言人的總統,但歷史學家和公民之間的普遍共識是,無論好壞,羅斯福的政策新政和戰時政策為美國現代社會福利和經濟監管奠定了基礎,影響了後來的政府,並將美國社會塑造成今天的樣子。
羅斯福總統在去世當天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對明天的實現的唯一限制是我們對今天的懷疑。讓我們帶著堅定而積極的信念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