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和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可能確定了格陵蘭冰蓋融化的另一個因果關係。
在陽光下,陽光之外,溫暖而潮濕的空氣也可能是冰蓋融化的巨大責任。
根據這項研究,2012年發生了兩種主要的冰融化。一個發生在7月8日至7月11日,另一個發生在7月27日至7月28日晚些時候發生。
基於該計劃的自動氣象站數據,以監視格陵蘭在這些特定的熔體事件中,進行了冰蓋(Promice)和觀察結果,多數溫暖和潮濕的空氣影響了冰蓋的表面。
通過分析來自12個不同站點的數據,研究人員評估了導致2012年出色冰融化速率的各種能源。他們特別發現,源自含有水分含量的溫暖空氣而不是太陽自身的輻射能量的能量可能對劇烈的冰融化更為負責。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在七月的那六天中,發生的融化佔了融化季節發生的整體融化的14%。在此期間,每天觀察到每天28厘米(11英寸)的融化速率。
對數據的分析有助於研究人員得出的假設是,溫暖和潮濕的空氣可能是導致冰融化的關鍵力量之一。
“冰川儀器能夠自動記錄在特殊情況下每天熔化的速度,在幾個月內,冰層在幾個月內降低了近10 [米] [大約33英尺],在過去的十年左右的時間裡,由於Promice左右,冰層僅出現了。” “舞會觀察的細節允許對簡短但因此的出色融化事件的新見解。”
Promice是由丹麥能源局在北極(Dancea)計劃(Dancea)計劃的丹麥環境合作於2007年發起的,作為評估格陵蘭冰蓋變化的持續努力。 Promice自動氣象站的數據用於估計太陽和大氣對冰融化的能量起源的各種影響。
格陵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地球上第二大冰塊的託管,佔該島的82%。
研究的細節已經出版在日記中地球物理研究信。
照片:NASA Goddard太空飛行中心|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