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科學家已經開始研究兩次智利地震,這些地震足以將其中央海岸島之一至少提高三米或約10英尺。
在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自然地球科學USGS的研究員羅伯特·韋森(Robert Wesson)和他的團隊檢查了從智利的兩次巨大地震中收集的數據,相距近200年。第一個是1835年的8.5級地震,而第二個則是2010年的8.8級地震。
研究人員認為,地震有足夠的能力使聖瑪麗亞島沿智利海岸垂直移動。
眾所周知,當構造板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突然釋放出構造板的運動時發生地震。專家認為,這一事件導致地球的表面定期上升和下降,儘管尚待證明。
USGS研究人員研究了過去的智利地震的記錄,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這些記錄之一是由HMS Beagle的隊長羅伯特·菲茨羅伊(Robert Fitzroy)創造的,他於1835年將著名的博物學家和地質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帶到了該地區。
菲茨羅伊寫道,1835年地震引起土地上升了大約兩到三米。
這次將在2010年大地震期間再次發生大約兩個世紀。
韋森和他的同事們還檢查了從1804年,1835年和1886年開始進行的航海調查。然後,他們將這些歷史數據與當前人口調查收集的現代調查和數據進行了比較,以確定智利的智利聖瑪麗亞(Isla SantaMaría)在兩次大地震之間的垂直運動。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兩種巨大地震之間的175年中,該島平息了約1.4米(4.6英尺)。儘管該島的沉降率不一致,但發現表明,地震引起的運動的10%至20%可以被視為永久變形。
新加坡研究員Aron J. Meltzner的地球天文台寫在研究隨附的文章中,USGS研究的結果符合有關地震期間盤子運動的基本法。但是,該研究表明,該過程比最初想像的要復雜得多。
梅爾茨納(Meltzner)解釋說,斷層行為的變化(無論它們是弱還是強耦合)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常見。
他補充說,韋森和他的團隊能夠提供證據表明,俯衝帶中發現地球的地殼的變形可能會隨著時間而異。斷層的各種行為可能會迫使人們對地震危害的理論進行重新評估。
美國地質調查研究是特色在日記中自然地球科學。
照片:卡洛斯·瓦雷拉(Carlos Varela)|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