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界的兩大「巨頭」英特爾和 ARM 宣佈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驗證 1.8 奈米一體化晶片生產電路(英特爾 18A 註)。晶片界的一場小地震,顯示英特爾對於(重新)成為雕刻體積晶片技巧冠軍的態度非常認真。足以撼動台積電…並恢復蘋果作為客戶嗎?
在一份非常罕見的聯合新聞稿中,英特爾和 ARM 剛剛宣布結盟,而就在五年前,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聯盟完全不自然。這兩個巨頭控制著地球上 99% 的處理器微架構,剛剛簽署了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幾代人”)圍繞一體化晶片、SoC 的生產進行合作。而且不僅僅是任何製程:新聞稿指出,對於兩個合作夥伴來說,問題是建立一個框架,用於開發和生產採用稱為英特爾 18A(18 埃,或 1. 8nm)的尖端製程的晶片。 !雖然台積電預計今年將推出 3nm 生產,而 2nm 距離路線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一沒有具體日期的公告給英特爾帶來了重返精細雕刻競賽的希望。
新聞稿明確指出了所涉及的最終產品。第一個是« SoC 手機 »,在這裡了解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 PC,包括 Mac 和 Chromebook)的晶片。在第二種變體中,處理器的生產「用於汽車、物聯網、航空航太和政府應用»,一種謙虛的命名方式,其中包括軍事應用!
另請閱讀: 英特爾進行革命,開放工廠和技術與台積電…和 ARM 競爭(2021 年 3 月)
«我們世界的數位化意味著對運算能力的需求不斷增加,但到目前為止,無晶圓廠客戶只有有限的選擇來使用最先進的行動技術進行設計(晶片)”,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辛格在新聞稿中說道。他在聲明中補充說“英特爾與 Arm 的合作將擴大 IFS 的市場機會(英特爾第三方製造服務,編者註)將為所有希望獲得一流 CPU IP 以及擁有尖端製造技術的開放系統代工廠的力量的無晶圓廠公司提供新的選擇和方法。»
英特爾的聲明遠非(僅僅是)行銷失誤,而是(真正的)心態改變的標誌。一方面,我們感受到成為服務外部客戶的工業參與者的願望——而直到最近,英特爾還是為英特爾開發和生產。另一方面,對於一家直到最近才避免過度談論競爭架構的公司來說,強調 ARM CPU 的品質是一場小型革命。
英特爾輸掉了行動大戰,但對 ARM 瞭如指掌
如果您關注處理器指令集的“生命”,您可能知道,除非您在 2020 年 11 月之後擁有 Mac,否則您的電腦將使用所謂的“x86”晶片 (CISC)。還有您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基於 ARM 指令集 (RISC)。回顧過去,我們必須記住英特爾曾試圖將其 x86 指令強加於當時剛起步的行動終端領域,但沒有成功。
儘管巨頭做出了努力,但其他公司(高通、三星、蘋果、聯發科)的 ARM 指令晶片迅速在我們所有的日常設備中佔據一席之地。這對 x86 不利,僅限於 PC 和其他伺服器。然而,英特爾也可以在行動領域擁有發言權。不是使用其內部的 x86 架構,而是使用 ARM。 1997年回收一塊DEC及其晶片後強ARM,英特爾開發了名為 XScale 的全系列晶片。這些晶片針對的是前智慧型手機市場,因此已經是 SoC。對他來說不幸的是,作為一個“偉大的夢想家”,英特爾於 2006 年將其 XScale 出售給了其競爭對手 Marvell。以及智慧型手機將代表的浪潮。對 x86 的自豪感和缺乏感交織在一起遠景就科技的未來而言,這種放棄讓這家晶片巨頭與全球最大的科技市場漸行漸遠。
但該公司確實擁有設計 ARM 晶片的歷史和專業知識。從那時起,在 SoC 的設計中,除了調製解調器和網路部分之外,英特爾酷睿「處理器」已經是一個系統。除了CPU部分本身之外,現代晶片還整合了輸入和輸出、直接連接到不同類型的記憶體、GPU、DSP等。因此,英特爾將回歸“遊戲» ARM 晶片。不負責晶片的設計,但負責晶片的生產。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第三方。
為蘋果生產晶片:英特爾是認真的
https://twitter.com/IanCutress/status/1574825034148765696
英特爾從未真正停止使用 ARM,但目前對這種「架構」的提及只是在邊緣、偷偷地進行。這些是整合到英特爾可編程 FPGA 晶片中的 ARM 核心。該公司的網路卡中也有ARM內核,無論是消費級或專業級。但ARM在英特爾官方詞彙中的回歸是英特爾希望向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務的一部分。一項標誌著變革的服務商業模式:成為市場上唯一的 IDM 之後(整合直接製造,生產自己的晶片的能力),英特爾透過其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決定重塑其經濟模式。
另請閱讀:英特爾公佈800億歐元歐洲投資計畫第一部分(2022 年 3 月)
多次抱有雄心壯志,準備“再次成為 Apple 客戶」。蘋果轉向ARM確實對英特爾的形象造成了打擊。無論是從市場或技術的角度來看,台積電的5nm製程以及蘋果完美掌握的ARM架構,都與英特爾的延遲對抗。儘管許多投資者希望看到英特爾停止其業務並出售其工廠,但帕特·基辛格採取了相反的做法。它決定重新調整其「IDM 2.0」策略的重點,對新的生產工具進行大規模投資,以創建 IFS:英特爾代工服務。致力於支援客戶生產晶片的分公司。在當前亞洲工廠緊張局勢的背景下,這項決定可能對英特爾來說是一個主要優勢。
重返技術領先地位的不確定性
為了生產尖端的 ARM SoC,英特爾必須實現一項小壯舉:超越或至少等於台積電。儘管英特爾幾十年來一直是精細雕刻領域的冠軍,但它最終被台灣人取代。這家亞洲巨頭與世界上所有的晶片設計商孜孜不倦地合作,從蘋果到AMD,從高通到英偉達,包括聯發科、Marvell、博通和恩智浦,全世界都有它的晶片在台積電工廠生產。晶片本質上基於ARM架構。
因此,英特爾依靠其新工廠、研發品質以及以 ARM SoC 市場為代表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銷量,不僅能夠與台積電競爭,而且還能與三星競爭。正是後者的例子讓我們對英特爾有些擔心──或至少迫使我們產生懷疑。因為儘管韓國人是最新一代蝕刻(EUV即極紫外線)的第一人,儘管他多年來一直在生產ARM晶片,儘管他在尖端工廠投資了數百億(並承諾更多) ,仍無法與台積電匹敵。台灣人在生產品質(產量、頻率、加熱等)方面始終遙遙領先。因此,問題是,與台積電相比,晶片產量較少的英特爾是否能夠很快獲得競爭力,而台積電目前只為自己生產,在EUV機器的整合方面已經落後,而且最近開發的ARM晶片也很少。
另請閱讀: 與我們一起參觀(可能)生產您的電腦處理器的英特爾工廠(2022 年 12 月)
對於英特爾來說,這不是一個與今天的台積電或三星相匹配的問題,而是準備跟上明天的工藝的速度的問題。英特爾和 ARM 的新聞稿明確表達了這一點,18A 流程的目標應該在本世紀末(2027 年左右)之前實現。工作要做。然而,仍然存在著一個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中國對台灣的態度。這個東南亞小國生產了 95% 的尖端晶片,任何軍事行動都可能引發徹底的市場轉型。並將英特爾推向最前線。
來源 : 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