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款入耳式耳機 35 至 100 歐元
- 我們如何測試它們
- 我們喜歡,我們不喜歡…
- 獲勝者和最佳品質/價格:Denon AH-C360
- 結果表
如果您經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您肯定會注意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的用戶將耳機擰在耳朵上。要嘛聽著可攜式音樂播放器或口袋裡的手機傳來的音樂,要嘛欣賞電影的聲音。
這種現象並不新鮮。自 20 世紀 80 年代索尼推出盒式隨身聽以來,便攜式音訊不斷發展。但許多發燒友意識到,他們的設備隨附的耳機品質與他們聽的音樂不符。因此,對優質頭盔的需求非常強烈。尤其是入耳式耳機,與傳統耳機一樣輕(Denon AH-C360 重量不超過 8 克)且節省空間,但可提供更好的聲音,尤其是低音。它們的用途並非僅限於行動裝置: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它們連接到 PC 或高傳真係統。
這裡測試的十款入門級和中階入耳式耳機(請參閱右側文件摘要)售價在 35 歐元(先鋒 SE-CL30)到 100 歐元(Sony MDR-EX500LP、Panasonic RP-HJE700、Bose Intra 99 歐元)之間。它們來自九個主要高保真品牌的目錄,但請注意,市場上有數十種參考。
知名品牌及其他
因此,此選擇並未涵蓋整個市場,因為該領域的報價過多;缺席的公司包括飛利浦、JBL、Altec Lansing、舒爾,甚至還有蘋果。事實上,蘋果公司在今年年初針對 iPod 和 iPhone 推出了自己的型號(入耳式耳機,售價 69 歐元),配有整合式麥克風和遙控器。
我們的十款耳機中的兩款(Skullcandy 的 Full Metal Jacket 和 Koss 的 iSpark)也包含麥克風,這使得它們非常適合 iPhone 和其他音樂手機。僅透過將連接到耳機的矽膠或泡棉尖端引入耳中來確保入耳式耳機的附著。大多數製造商提供多對不同尺寸、形狀或材料的耳機,以防預設提供的耳機無法很好地適應使用者的耳朵。
如果您是那些說自己無法忍受將物體放入耳朵中的人之一,請告訴自己這是一個習慣問題:當播放的聲音質量良好時,不適會更快被忘記。還有那個«內部» 通常比頭帶式耳機更不煩人,尤其是在您戴眼鏡的情況下。但如果所有這些特性都很重要,那麼選擇耳機的主要標準仍然是音質。
在我們的比較表,也佔總分的三分之二。為了給每個型號分配聆聽品質評級,我們結合了測試實驗室進行的客觀測量(頻寬、靈敏度,最大權力)和由工程師和編輯人員組成的評審團的主觀意見。
最好的並不總是最貴的
頻寬測量有時會發現奇怪的頻率“消失”,通常是低音,有時是中音和高音。但這些缺陷比在經典耳機甚至以同等價格的頭帶式耳機上測量到的缺陷要少得多。最終的判決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如果說天龍是發燒友熟知的品牌,它並不具備像索尼、松下這樣的巨頭的手段。這也再次證明,技術掌握和創新並不是大型跨國企業的特權。然而,AH-C360不僅獲得了本次比較中最好的7.3的總分,而且在品質/價格排名中也名列第一。更好的是:它在三個主要類別(功能、舒適度、聆聽品質)和陪審團評估(一方面是低音渲染,另一方面是中音和高音)中都獲得了最佳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