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来自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宣布他们已经生产出宽度为 1 nm 的晶体管,比英特尔或三星等顶级半导体制造商目前可以生产的晶体管小 14 倍。
正如伯克利实验室在公共渠道正式宣布这一消息的帖子中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将 1 nm(十亿分之一米,或 0.000 000 001 m)的大小与头发的厚度(50,000 nm)进行比较宽的。特别是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二硫化钼 (MoS2) 基板实现的性能,这些结构比当前的硅基工艺更具耐受性。
这种性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实验室改进,而是继续实现组件小型化的途径。因为当前的生产技术正在碰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量子。
5纳米墙
正如我们不断检验人类能达到100m以上的最高速度一样,电子元件的雕刻精细度也面临着极限。如果说过去生产工具是主要障碍,那么过去十年的进步凸显了更难以克服的物理障碍。宣布的穿越壁厚为 5 nm,低于该细度会出现不良效应:电子泄漏、隧道效应等。
晶体管是一种允许电流流动或不流动的开关。然而,当我们达到最精细的雕刻细节时,由于量子效应的出现,很难精确确定晶体管是处于开启还是关闭模式。在原子层面上,经典物理定律实际上被量子力学定律所破坏。这组定律破坏了我们对电流的理解,因为原子和电子开始以随机方式运行。一个无法容忍的机会:对于“经典”处理器来说,值等于 0 或 1,但这些量子效应引入了与“正常”电子设备不兼容的值概率概念。
探索途径

伯克利团队成功创建了一个晶体管宽度为 1 nm 的小型电路。为此,他们使用了碳纳米管化合物、具有独特性质但难以生产的分子以及二硫化钼 (MoS2) 基材。
有趣的是,这个实验室演示以一种探索性的方式遇到了大规模生产的现实:该过程是高度实验性的,用于接收这种新的 1 nm 宽电子电路的结构,矛盾的是,非常庞大!因此,此类技术不会在明年出现在我们的处理器中。然而,在半导体领域,克服5纳米障碍的紧迫性是存在的。
一个即将迎来极限的行业

各个创始人,即电子元件(处理器、传感器等)所基于的电子晶圆的生产商,习惯于交流他们的技术路线图,以使行业参与者能够预测产品设计。所以,无论是Intel、GlobalFoundries(例如AMD)、三星、台积电等玩家,都发布了4年、5年的愿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台积电宣布能够在2020年生产5nm芯片,其他最多也仅限于7nm。更进一步呢?还什么都没有。
现在,科学家在实验室开发的解决方案(例如这里提到的基于纳米管的电路)是否能够超越物理学目前强加给我们的限制还有待观察。如果我们想维持我们今天所知的权力和小型化竞赛,这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