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份新報告,只有 3% 的物種的族群密度實際上在增加。

三分之一被認為「不受威脅」的物種實際上正在減少。
圖片來源:Vladimir Wrangel/Shutterstock.com
一份關於規模的新報告生物多樣性喪失全球各地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近一半的動物物種目前正在減少。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令人震驚的人口減少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類活動導致棲息地退化,所有這些都指向「人類世滅絕危機」。
傳統上,這場危機的嚴重程度是透過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來追蹤的,該名錄為每個物種分配了一個保育類別。 根據該系統,目前約有 28% 的生物受到威脅滅絕。
為了更細緻地了解這一情況,研究作者檢查了所有五類脊椎動物(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和昆蟲的 71,000 多個物種的族群密度變化。 他們的結果顯示,目前 48% 的物種數量正在減少,49% 的物種數量穩定,僅 3% 的物種數量增加。
研究作者 Daniel Pincheira-Donoso 博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種新的研究方法和全球範圍的分析提供了傳統方法無法提供的關於全球生物多樣性侵蝕的真實程度的更清晰的圖景。”陳述。
「地球上幾乎一半可進行評估的動物目前正在減少,」合著者凱瑟琳芬恩補充道。 “更糟糕的是,許多被認為不會受到滅絕威脅的動物物種實際上正在逐漸減少。”
總共有 33% 被紅色名錄列為「未受威脅」的物種數量正在減少,這表明許多被認為安全的物種實際上可能正在減少。 研究人員解釋說:“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另外 2,136 個物種受到威脅。”
研究作者對他們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指出熱帶地區的人口銳減程度更大,而全球溫帶地區的人口數量則更加穩定和增加。 他們還發現,一些分類群體比其他分類群體面臨更嚴重的麻煩,63% 的兩棲物種數量正在減少,而爬行動物的比例為 28%。
研究人員寫道:“物種數量減少的數量超過了數量增加的數量,數量驚人。” 「這些人口軌跡所顯示的情況是令人擔憂的主要原因,因為它代表了人口的實際損失生物多樣性,而不是營業額。
總的來說,他們說這些發現代表了「進一步的信號,表明全球生物多樣性正在進入一些人所說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生態系統的異質性和功能、生物多樣性的持久性和人類福祉受到越來越大的威脅。
該研究發表在期刊上生物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