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指出演員威爾史密斯將抵制奧斯卡蓋過了他最新電影《腦震盪》的宣傳報道,該片探討了反覆頭部受傷的影響。
在片中,史密斯飾演現實生活中的神經病理學家班尼特·奧馬魯(Bennet Omalu),他首先發現職業美式足球員大腦中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CTE)。 CTE 會導致類似癡呆症的症狀,奧馬魯認為長期腦震盪可能是原因。
長期以來,反覆腦震盪與神經功能障礙有關,最早在拳擊手中被描述為“喝醉了打拳” 1928 年綜合症。A越來越多的證據現在表明,多次撞擊所造成的損害,即使是「亞腦震盪」——顯然沒有症狀——也可能增加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慢性創傷性腦病等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腦震盪和不可逆腦損傷之間的關聯尤其令人不安,特別是考慮到澳洲接觸運動文化的主導地位。
大腦撞擊
腦震盪是最常見、最輕微的創傷性腦損傷。 這個字源自於拉丁語搖動,意思是「劇烈搖晃」。 在頭骨內,大腦漂浮在腦脊髓液的保護性懸浮液中。 當直接撞擊或鞭打效應導致大腦在頭部內部移動並撞擊頭骨時,就會發生腦震盪。
因此,神經元受損且大腦在撞擊部位可能會瘀青。 所需的力量出奇地小:失去意識並不是腦震蕩的先決條件。
估計4200萬人全世界每年都會遭受腦震盪。 大多數是由跌倒或車禍造成的,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人們不會尋求醫療協助。
一名正常65 歲老人的健康大腦、前NFL 線衛約翰·格里姆斯利(John Grimsley,曾遭受8 次腦震盪,45 歲時去世)的大腦,以及一名患有極端疾病的73 歲拳擊手的大腦癡呆症的形式。 棕色斑點顯示 Tau 蛋白濃度-棕色斑點越多,腦部損傷越大。WBUR 波士頓 NPR/Flickr,副本
腦震盪很難處理,因為很多情況都會發生沒有可觀察到的發現例如定向障礙或不協調,並且在 CT 或 MRI 等結構成像測試中沒有任何顯示。 診斷通常取決於症狀的自我報告:其特徵是精神錯亂、記憶喪失和頭痛,這些症狀可能不會立即顯現出來。
持久傷害
研究清楚地表明,即使是對頭部的一次「無聲」亞震盪打擊也會引發神經元功能的變化。 從短期來看,這些變化似乎不會產生明顯的認知影響,但多項研究指出未來的後果。
A學習2014 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對80 萬名應徵入伍的軍人進行了30 多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在遭受一次輕度創傷性腦損傷後,患上年輕發病的非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顯著增加。
另一項研究分析了超過 16 萬名創傷患者,發現 65 歲及以上患者的一次輕度創傷性腦損傷與 22-26% 的癡呆風險增加在接下來的五到七年裡。
更清楚的是反覆打擊與慢性神經和精神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證據確鑿:反覆腦震盪連結到較低的業餘運動員的認知表現。
在對 2000 多名退休職業美國橄欖球運動員的調查中,有多次腦震盪史的球員三倍的可能性被診斷為臨床憂鬱症。 一項針對前美國職業足球員死亡證明的研究發現,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死亡率三倍高比一般人。
CTE 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化性疾病,由 Omalu 在 2000 年代初首次發現。 奧馬魯對邁克韋伯斯特(Mike Webster)的大腦進行了屍檢,他是一位 NFL 球員,曾在25,000在他的職業生涯中發生過劇烈碰撞50歲過世。
在顯微鏡下,Omalu 發現了 tau 蛋白的聚集體,這也是阿茲海默症中累積的兩種蛋白質之一。 自此,CTE 被發現於76 共 79前 NFL 球員捐獻大腦進行研究。
需要早期診斷方法
然而,反覆的頭部外傷並不一定會導致 CTE。 個體基因所扮演的角色仍不清楚。 目前,診斷 CTE 的唯一方法是屍檢,這意味著無法確定這種情況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程度,也無法在「早期」階段發現這種情況。
創傷性腦損傷研究人員面臨的下一個挑戰是開發能夠識別活體大腦中 CTE 的影像技術。 理想情況下,早期診斷測試將檢測頭部創傷後大腦功能的變化,從而能夠採取預防措施。
為了保護頭部反覆外傷的高風險族群,包括接觸性運動運動員、家庭暴力受害者和軍人,我們迫切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診斷腦震盪。
本文由昆士蘭腦研究所科普作家 Donna Lu 共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