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顯示,過去的氣候可能對二氧化碳比科學家曾經認為的更敏感。
賓厄姆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從科羅拉多州的綠河地層中檢索出的納希屬晶體。這些晶體大約是由於氣候氣候而形成的。該小組發現,目前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僅為百萬分之680(ppm),遠低於先前預測的1,125 ppm。
這意味著過去的預測可能會大大低估了這些年前的溫室影響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這樣做的意義是,二5000萬年前的二氧化碳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但是當時的氣候比今天高得多,”說賓厄姆頓大學的教授,一位研究人員蒂姆·勞恩斯坦(Tim Lowenstein)。
當今的大氣二氧化碳水平已達到400 ppm。隨後,二氧化碳水平的增長與全球變暖的惡化有關,從而導致世界各地的溫度升高。
根據目前的預測,二氧化碳水平的持續增加將導致溫度升高到三分厘米(37華氏度)。熱量不僅會對氣候變化產生重大影響,而且還可能導致水位上升,從而侵蝕山脈甚至導致各國下沉。
當今的二氧化碳水平正變得令人恐懼地接近二氧化碳的水平。
“我們可能會在下個世紀達到這一水平,因此,這種增加的氣候變化可能非常嚴重,相當戲劇性。”勞恩斯坦說。
傳統上,直接測量二氧化碳水平的唯一方法是通過冰芯,只能返回不到一百萬年。研究人員試圖通過間接代理來尋找新的方法來確定古代二氧化碳水平。
勞恩斯坦說,他們使用的技術與其他技術不同,但同樣可靠。但是,他仍然想學習來自中國的納哈科萊特晶體,以確認他在科羅拉多州的發現。
團隊的研究是出版在上個月的《期刊》中地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