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可用於治療一系列精神障礙。
過去的研究有確認的該腸道微生物組有可能治療嚴重疾病,例如中風。現在,研究人員認為,它也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神經系統疾病,例如抑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和焦慮。
在海軍研究辦公室(ONR)的支持下,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腦體研究所的研究人員John Bienenstock和Paul Forsythe正在研究腸道細菌對人腦的影響和情緒調節。
腸道微生物組在從食品加工到免疫系統調節,甚至調節行為和情緒的腦信號傳播的人類生物學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Bienenstock和Forsythe在他們的研究中證實腸道細菌對行為和輕罪有影響。
為了檢驗他們的假設,他們使用“社會失敗”情況研究了小鼠,研究人員將較小的小鼠暴露於較大,更具侵略性的小鼠中。一些較小的小鼠表現出增加的壓力,食慾不振以及社交互動較少。糞便樣品分析表明,與平靜的小鼠相比,這些壓力小鼠具有不平衡的腸道微生物組。
“存在的細菌類型的多樣性較少,”說福賽斯。 “多樣性較小,對身體的破壞更大。”
當他們給壓力小鼠類似的益生菌時,可以控制情緒和行為。通過磁共振光譜檢查小鼠腦化學(MRS)表明在壓力的情況下以及小鼠使用益生菌時存在特定的腦生物化學標記。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可以使用壓力生物標誌物來確定某人是否處於危險之中或患有PTSD。識別這些生物標誌物將允許醫生預防或治療該疾病。
ONR將這項研究成為當前的重中之重,因為他們預計戰士的心理問題激增。
由於睡眠剝奪,飲食變化和晝夜節律中斷,戰士不斷受到身體和精神創傷的影響。 ONR的戰鬥機表演部計劃官員琳達·克里西(Linda Chrisey)表示,這項研究對美國戰士以及最容易受到精神障礙(尤其是PTSD)的人來說是很大的好處。
ONR還在努力開發一種合成生物學,該生物學將通過重新設計微生物來改善身體性能和整體健康,從而改善腸道微生物組。
這學習發表在加拿大精神病學雜誌4月25日。
照片:蔡司顯微鏡|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