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一項新研究透露,那些在孩子小時候接觸家庭暴力的人比同齡人更有可能嘗試自殺。
在埃斯梅·富勒·湯姆森(Esme Fuller-Thomson)教授的帶領下,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查了2012年加拿大社區健康調查健康健康的數據,涉及22,559個社區居住的加拿大人。
在這項研究中,如果父母家庭暴力在參與者16歲之前發生超過10次,則將其視為“慢性”。
Fuller-Thomson和她的同事發現,在童年時期遭受長期家庭暴力的成年人中,自殺企圖的終生髮病率為17.3%,而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的人則為2.3%。
研究人員曾期望,慢性父母家庭暴力與後來的自殺企圖之間的聯繫將以某種方式是由身體或性虐待,精神疾病和濫用藥物引起的。
但是,當他們考慮到這些因素時,暴露於慢性家庭暴力的成年人仍然有自殺的機率。
富勒·湯姆森(Fuller-Thomson)說,當家庭暴力經常發生在家裡時,即使孩子們自己沒有被虐待,孩子們也更容易受到長期負面結果的影響。
“這些混亂的家庭環境給人帶來了長長的陰影,”富勒·湯姆森(Fuller-Thomson)說。
但是,在孩子小時候虐待的成年人的自殺未遂機率也更高。對於遭受性虐待的孩子來說,機率佔16.9%,而對於那些被虐待的孩子,率為12.4%。
該大學的社會工作博士生斯蒂芬妮·貝爾德(Stephanie Baird)說,濫用藥物,慢性疼痛和/或焦慮的歷史使自殺未遂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另一方面,重度抑鬱症的病史使該率提高了三倍。
貝爾德說,上述因素僅佔自殺企圖與慢性父母家庭暴力之間聯繫的10%。
但是,這四個因素影響了童年的身體或性虐待與自殺未遂之間聯繫的幾乎一半。
該怎麼辦?
貝爾德說,調查結果表明,與兒童生理或性虐待倖存者一起工作的專業人員應考慮在解決慢性疼痛時的各種選擇和乾預措施,精神疾病和藥物濫用。
富勒·湯姆森(Fuller-Thomson)說,衛生專業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必須繼續保持警惕,以防止家庭暴力以及支持虐待的倖存者及其子女。
研究的細節是出版在日記中兒童:護理,健康和發展。
照片:Tiffany Terry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