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傳染性和致命的癌症一直在推動塔斯馬尼亞魔鬼的人口滅絕,但一項新研究的發現表明,瀕危物種正在響應這種威脅。
這魔鬼面部腫瘤疾病(DFTD)是世界上僅有的三種已知可傳播癌症之一。這是如此致命,其死亡率接近100%。自20年前被發現以來,該疾病已經消除了塔斯馬尼亞州唯一居住的魔鬼人數的至少80%。
該疾病很容易在塔斯馬尼亞魔鬼之間傳播,因為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傾向於通過咬人的臉來表現出侵略性。模型已經預測了標誌性動物的滅絕,但其人口持續存在於長期陳列的地點。
現在,一項新研究的發現表明,塔斯馬尼亞州的魔鬼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袋鼠,可能已經開發出一種自然機制,有助於拯救其人口免於DFTD的迅速傳播。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安德魯·斯托弗(Andrew Storfer)和同事發現動物基因組的兩個區域發生變化,以響應DFTD。
這研究結果,發表在期刊上自然通訊8月30日,提示塔斯馬尼亞魔鬼的一些人群正在發展對致命癌症的遺傳性,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物種避免滅絕。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研究中寫道:“在這裡,我們報告了罕見的基因組證據表明,野生動植物疾病對強烈選擇的快速,平行的進化反應。” “ DFTD通過抑制和逃避免疫系統在宿主之間傳播,我們的結果表明,宿主正在發展免疫調節的抗性,這可以在這種毀滅性疾病時有助於物種持久性。”
基因組數據同樣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未來的醫學研究,以研究動物如何經歷病原體的進化變化。
Storfer指出,他們的研究表達了對DFTD流行的塔斯馬尼亞惡魔生存的希望。
斯托弗說:“最終,它還可以幫助未來的研究解決有關癌症傳播性演變以及導致癌症和其他疾病的緩解和再次發生的重要問題。”
研究人員希望能夠繁殖似乎具有抗DFTD的DNA的魔鬼。這樣做可以改善該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如果將來有必要將魔鬼重新引入魔鬼,這可能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