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表明,以前認為是彗星的小行星帶中的一個異常物體實際上是一對互相繞的小行星。
最初被認為是小行星
兩個小行星統稱為2006 VW139/288P,在2006年11月被SpaceWatch天文學調查發現,最初被認為是小行星。它被稱為小行星300163(2006VW139)。在汎星望遠鏡觀察到2011年的彗星活動之後,它被更名為288p。
年輕的二進制系統
雖然是奇特的太空岩石最初被認為是一個對象,後續觀察表明,它由兩個小行星組成,每個小行星估計寬約1公里,彼此繞。
天文學家還認為,這對夫婦僅作為二元系統存在約5,000年。設置的最可行的解釋是由快速旋轉引起的分解。
小行星帶中不尋常的一對
一對太空岩石的行為不像早期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這兩個小行星具有類似彗星的特徵,例如明亮的昏迷和長長的尾巴,但與該地區的許多小行星不同,它們可以繞另一個太空岩石繞,或者釋放水蒸氣,2006 VW139/288P具有這兩種功能。
使這對與該地區大小的其他物體不同的另一件事是,它們的軌道距離更遠。它們以約100公里的距離互相繞圈,這比模型的預測應該距離至少10倍。
“ 288p是一種二進制主皮彗星。它與已知的小行星二進制物不同,因為它的結合寬,近乎相等的成分大小,高偏心和類似的活動,”研究人員報告在日記中自然。
奇異的軌道特徵
岩石的軌道也很古怪,因為它們非常伸長,而不是更靠近一個完美的圓圈。科學家說,這對夫婦的軌道特徵與所有其他已知的小行星二進制物不同。
系統的奇異軌道特徵表明,多個因素可能有助於這些物體的運動。
“ 288p的獨特性是[因素]的組合,”說研究研究員傑西卡·阿加瓦爾(Jessica Agarwal),來自馬克斯·普朗克太陽能係統研究所。
對我們對太陽系和地球的理解的影響
研究人員說,二元小行星的起源和演變可能會提供有關太陽系和地球形成的更多見解。
“了解其起源和進化可能會為太陽系的早期提供新的見解。主帶彗星可能有助於回答水如何進入數十億年前的骨乾地球,” NAS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