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力衰竭大會上提出的新研究表明,高蛋白飲食可以幫助心力衰竭患者。
壽命更高的蛋白質
科學家團隊在5月27日星期日舉行的奧地利維也納歐洲心髒病學會的國會會議上介紹了他們的發現。它專注於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人,以及蛋白質攝入量增加如何幫助他們增加更多年的生活。
研究小組指出的主要挑戰是,在整個衰老過程中,成年人存在維持肌肉質量的問題。他們消耗較少的蛋白質,很難建立肌肉質量。研究團隊補充說,沒有進行很多研究,以測量 心臟衰竭。
引入Biostat-CHF
科學家通過Biostat-CHF研究研究了蛋白質攝入量與2,281例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之間的相關性。這些患者來自11個歐洲國家,平均年齡為68歲,其中27%是女性。
科學家通過尿液,肌酐和體重指數評估了受試者的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研究作者Koen Streng博士指出,技術時代的配方估計了患者的總蛋白質攝入量。接下來,Strung和他的團隊根據他們的蛋白質攝入將患者分為四組。
蛋白質和生存
斯特倫和他的團隊成立患者消耗了40至70克蛋白質。與每天飲食70克或更多的18%的人每天消耗40克或更少的一天,有31%的人死亡。
Streng在新聞醫學生物科學的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觀察到,在心力衰竭的患者中,較高的蛋白質攝入量與更好的生存性獨立相關。該研究並未關注這種聯繫的原因,但飲食蛋白可能會增強肌肉質量,這對這些患者的健康有益。”
食物與心臟
同時,一項在中國的研究發現,每日雞蛋徒者因心力衰竭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而死的風險降低了18%。科學家研究了416,213名未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的人。 13%的參與者每天吃一個雞蛋,而9%的參與者沒有。九年來,科學家追踪了個人,並聞名的冠狀動脈事件,例如心髒病發作和中風。在一項後續行動中,科學家發現近10,000名受試者死亡,83,977人患有心髒病。他們得出的結論是,與不吃雞蛋相比,每天吃雞蛋與心髒病的風險較低有關。
美國心臟協會在期刊上發布了新的諮詢循環鼓勵美國人吃更多的魚。它指出,每週兩次食用較高量的omega-3脂肪酸的魚將有助於降低心力衰竭和心臟驟停的風險。它還提到,每周至少四次或多次食用海鮮的人比每月只吃一次魚的人有22%的冠狀動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