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可用的大量信息存在缺點 - 世界的注意力範圍正在縮小,而趨勢主題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信息超負荷導致注意力範圍較小
根據一項歐洲研究,研究了來自所有來源的信息過載,我們的集體思維只能吸收很多,該研究研究了有關公眾注意力範圍的幾個指標和人們消耗信息的方式。
現有的觀察結果是,公眾討論似乎越來越分散和加速。專家還警告說“害怕錯過”文化,需要成為始終在社交媒體上更新。這項新研究提供了經驗證據來支持這些主張。
“內容的數量正在增加,這耗盡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對'Newness'的衝動使我們更定期地在主題之間進行集體切換,”說麥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菲利普·洛倫茲(Philipp Lorenz-Spreen)也參加了這項研究。
他們發現,主題所達到的集體關注的最大知名度或高度幾乎保持恆定。但是,它們動態的斜率變得更加陡峭或更簡單,“熱”主題以快速的速度流行或流行,但公眾的利益也以類似提高的速度消失了。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會導致對單個主題的集體關注範圍狹窄。
忙碌的社會內容
研究人員研究了來自不同來源的幾種媒體,包括但不限於:2013年至2016年的Twitter數據,Google Books Publications可以追溯到100年,電影票銷售重新40年以及過去25年中的科學出版物的引用。還研究了過去十年中Google趨勢,Reddit和Wikipedia的數據。
他們認為,由於媒體爭奪關注的數量,在新聞周期中保持最新狀態變得更加困難。
他們發現趨勢主題,尤其是每日前50名Twitter主題標籤,逐漸將社交媒體網站上的時間從2013年的平均17.5小時減少到2016年的11.9小時。這意味著對每個項目的集體關注較短。在其他域名和離線等其他領域,例如Google Books,Reddit和電影銷售,都可以觀察到相同的模式。但是,諸如Wikipedia和科學出版物之類的知識交流系統並未受到狹窄注意力範圍的趨勢的影響。
為了了解哪些機制正在推動這種行為,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具有三種基本成分的數學模型:該主題的“熱度”,其在公共領域的整個過程中的進展,也是對新主題的渴望。
他們得出的結論是,當更多內容的數量增加時,它會耗盡人們的注意力並渴望“新穎性”。這將更快地共同在主題之間進行集體切換。
丹麥技術大學和科克大學也參加了這項研究。整個研究是出版在日記中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