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大流行在峰頂之後,可能仍會影響世界,因為它將創造出一種新的常態,使全球的人們必須對其進行調整。根據獨立最新的報告,因為由於擔心公共交通中的冠狀病毒,通勤者正在將公共交通工具換成汽車,因此一旦鎖定完全解鎖,應預期最嚴重的空氣污染和極端的交通擁堵。
另請閱讀:[COVID-19更新]肌肉疼痛,精神混亂可能的冠狀病毒症狀;脊髓灰質炎疫苗可以提供臨時保護

另請閱讀:COVID-19更新:CPR在大流行期間仍然安全;黑人男性死于冠狀病毒的可能性比白人男性高4.6倍
據報導,由於鎖定在6月15日星期一取消,英國的清潔空氣可能會惡化,這也將引發道路交通的激增。在全球許多國家,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實施的限制已受到振興經濟。道路事故的數量可能會增加,預計空氣污染水平將在6月15日星期一首次開放,因此許多工作場所和商店將攀升。
例如,在中國,空氣污染現在已經超過了以前的水平全球大流行隨著旅遊業恢復在該國的恢復。同時,瑞典斯德哥爾摩的汽車使用目前的水平高於大流行之前,就像中國武漢一樣。當局警告人們,第二波冠狀病毒感染可能會發生,因為人們開始擁擠公共交通工具並參觀幾乎沒有社會疏遠的公共空間。
隨著私人車輛的上升,預計鎖定後最嚴重的交通擁堵和極端的空氣污染
調查的結果表明,即使是那些通常選擇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個人汽車甚至將使用更多的人使用。

運輸顧問和前紐約市交通專員薩姆·施瓦茨(Sam Schwartz)在報告中說:“問題是所有這些運輸形式都在爭奪相同數量業務內部人士。 “即使是全市重新開放的50%或60%……我們將要看到的是100%或更多的汽車交通。”
底特律自由報在11個國家進行了全球調查,涉及11,000多名駕駛員。該調查的結果表明,對汽車所有權的總體興趣增加,包括年輕的買家,甚至從未擁有過汽車的人,都是由全球大流行造成的。
另一方面,一旦完全緩解鎖定,交通擁堵可能會發生,如學習范德比爾特大學學術界的名為“籃板:庫維德19如何導致交通較差”。該論文說:“依賴運輸的城市有極端流量的風險,除非公交系統可以迅速恢復安全,高通量操作。”
為應對冠狀病毒危機而施加的鎖定導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多達17%。 4月7日的每日二氧化碳排放量在鎖定的頂峰暫時下降到2006年最後一次出現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