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在數百萬年前走到地球上行走,但其中一項事件導致了這些史前動物的大規模滅絕。一個受歡迎的理論是,恐龍在6600萬年前被一家小行星消滅了,但一位科學家指出了一個新的罪魁禍首,而其他導致地球上生命巨大滅絕的事件則被淘汰。
在2月18日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紐約大學生物學系的地球科學家邁克爾·蘭皮諾(Michael Rampino)暗示,史前恐龍可能已經被神秘的暗物質所消除了。研究人員還警告說,這種無形的力量可能會再次襲來。
Rampino提出,我們星球上的生命已被暗物質通過地球通過銀河系導致的周期反复摧毀,並且地球可能正在進入所謂的危險區域。研究人員說,看不見的暗物質可能會觸發地質事件和外星人的影響,從而導致地球上的生命滅絕。
6600萬年前,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附近襲擊的小行星消滅了恐龍。其他大規模滅絕發生在延長的地質乾擾時期,包括火山噴發。蘭皮諾說,這類災難似乎每3000萬年就會發生。
關於暗物質的存在仍然是未知的,由於其引力在其他物體上的引力,因此其存在之所以知道。儘管暗物質是看不見的,但暗物質的雲可能會擾動遙遠的彗星的軌道,這可能會導致它們掉入內部太陽係並可能撞擊地球。
Rampino解釋說,這可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星,因為當太陽系穿過這種顆粒的陰霾時,有些人被地球上的重力困住了。顆粒橫向行星的核心,當它們彼此相互作用或與正常物質相互作用時,最終落到其中心,然後釋放轉化為熱量的能量。
蘭皮諾在他的他的文中寫道:“地球內部的這種新的定期加熱來源可能會解釋在地質活動中觀察到的類似的30 MYR週期性,這也可能涉及滅絕。”學習。 “這些結果表明,地球上地質和生物進化的循環可能部分由銀河動力學的節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