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確實是傳染性的,但這並不是唯一讓人們打哈欠時打哈欠的因素。但是,科學家仍然無法指責其他哪些因素會引起傳染性的打哈欠。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年齡可能與具有傳染性的打哈欠有關,但不是很多。由杜克大學中心醫學助理教授伊麗莎白·西魯利(Elizabeth Cirulli)領導的研究人員測試了328名年齡在18至83歲之間的健康成年人。研究人員將參與者提交了一項測試,該測試衡量了他們的認知表現以及同情性狀以及與虛構人物的認同,對另一個人的同情或困擾另一個人的誤解的感覺。
然後,參與者觀看了一個視頻,顯示人們打哈欠。該視頻持續了三分鐘,其中包括各個年齡段的人,從嬰兒到百歲老人,各種種族和性別,他們都在打哈欠。每次看到視頻打哈欠的人時,都要求參與者點擊按鈕。
結果是出版在PLOS ONE中,表明,在視頻過程中,平均而言,參與者打哈欠四次。約68% - 或222名參與者 - 打哈欠一次。在這個數字中,有82%的年輕人在25歲以下。大約60%的年齡從25歲到49歲的人打哈欠,而50歲以上的人中有41%打哈欠。
當129名參與者第二次觀看同一視頻時,發現那些在第一次觀看視頻時打哈欠的人最有可能在第二次觀看時再次打哈欠。這使研究人員有一個線索,導致傳染性打哈欠的因素是一個一致且穩定的特徵。
然而,判決尚不清楚。打哈欠,同理心或智力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繫。儘管經常打哈欠的人在同理心和認知表現方面的得分較高,但年齡似乎是一個更強大的影響因素,因為年輕的參與者傾向於打哈欠,而年長的參與者最不容易受到打哈欠。
但是,年齡作為一個因素只能佔所有傳染性打哈欠的8%。研究人員還沒有發現其他引起傳染性打哈欠的東西。
“年齡是傳染性打哈欠的最重要的預測指標,即使年齡也不那麼重要”說cirulli。 “只是沒有解釋傳染性的打哈欠反應的絕大多數變化。”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其治療精神障礙的潛力。患有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人不太可能引起打哈欠,如果遺傳了打哈欠,那麼了解解釋傳染性打哈欠的基因可能會使治療突破讓路。
研究人員說:“打哈欠的傳染性方面是一種眾所周知的現象,在人口中表現出差異。” “儘管有觀察到的差異,但很少有研究解決了其個體內的可靠性或調節健康志願者敏感性差異的因素。由於其明顯的生物學基礎和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障礙,對這種特徵的理解可能會導致對這些條件的新見解,並對這些條件和人類的一般生物學功能進行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