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持續變暖的不利影響可能不再僅限於地面物種。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碳排放量也對漁業和海洋生態系統構成了致命的束縛。
由肖恩·康奈爾(Sean Connell)教授和副教授伊万·納格爾肯(Ivan Nagelkerken)領導的阿德萊德(Adelaide)的一支海洋專家團隊對海洋人口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了首次國際分析。
他們發現,海洋的預測酸化和氣候變暖可能會導致海洋物種的多樣性和種群顯著降低,這對於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的平衡至關重要。
Nagelkerken說,世界海洋的“簡化”可能會對人們當前的生活方式產生嚴重影響,尤其是對於居住在沿海地區和依賴海洋提供的糧食和貿易的人們而言。
氣候變化和海洋酸化
為了找出世界海洋上變暖氣候帶來的變化程度,阿德萊德生態學家對北極和熱帶水域的632種不同研究收集了元分析數據。他們還通過海帶森林和開闊的海洋研究了廣泛的海洋生態系統,包括珊瑚礁。
“我們對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海洋環境的了解相對較少。”說。
“到目前為止,幾乎完全依賴定性評論和潛在的全球變化的觀點。”
Connell補充說,他們的研究結合了從不同實驗中收集的數據,以確定多種壓力源對整個社區的影響,例如物種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對氣候變化的各種反應措施。
海洋專家發現,適應水生壽命對溫度較高和海洋酸化 可能發生在有限的範圍中。
只有少數海洋物種將能夠避免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不利影響,這將導致世界各地的多樣性和豐富度大大降低。
研究人員認為,唯一不會受到此事件影響的海洋生物是微生物,專家認為這會在多樣性和人口中成長。
水溫對微生物的影響
當要從食物網的角度分析海洋的預期酸化時,最小浮游物種的主要糧食生產將在較高的水溫下升高,而小型魚類和浮游動物的二級產量會降低。
納格爾肯(Nagelkerken)解釋說,隨著溫暖水域的代謝率較高,通常會導致食物需求更高,食肉物種的食物將較少。其中包括漁業行業所依賴的較大魚類。
Nagelkerken說,這將導致物種崩潰,從食物鏈頂部到底部的生物開始。
該研究的結果表明,如果水溫變暖或酸化升高,甚至兩者都會增加,貽貝,牡蠣和珊瑚等棲息地物種將是受影響最大的物種。
人們認為,即使是海洋棲息地的健康的絲毫變化也會對居住在礁石中的多種物種產生深遠的影響。
阿德萊德大學研究的結果是特色在日記中國家科學院論文集。
照片:Shek Graham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