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05/19:CNIL之後,就輪到歐盟委員會了處以罰款到臉書。重很多,這次達1.1億歐元。她批評美國巨頭對她說謊購買 WhatsApp 時2014 年。 他隨後確認,從技術上來說,他不可能將這兩項服務的用戶帳戶關聯起來,以平息布魯塞爾對可能共享個人資料的擔憂。
但去年夏天,Facebook 修改了 WhatsApp 的使用條件,賦予自己使用在其其他服務上收集的資料的權利。在德國被判刑幾週前,針對同一主題,該公司不得不在整個歐盟範圍內停止這種做法。
文章原創:
年初時,國家資訊科技與自由委員會(Cnil) 命令 Facebook 遵守法國有關尊重個人資料的法規。由於該社群網路未遵守規定,CNIL 於 5 月 16 日宣布,對其處以最高 15 萬歐元的罰款。“多次違反資料保護法”。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 正在大規模整合網路使用者的個人數據,以用於廣告定位目的。人們還發現,它在不知不覺中透過 cookie 在第三方網站上追蹤有或沒有帳戶的網路使用者。”,CNIL 解釋道。該案件始於 2015 年,該社群網路已因此受到比利時法院的譴責。
CNIL 法院認為,透過 Datr cookie 進行的大量資料收集是“在缺乏清晰準確的資訊的情況下,不公平”。未在 Facebook 上註冊的網路使用者沒有機會“清楚地告知並了解當他們瀏覽包含社交模組的第三方網站時,他們的數據是系統收集的”,她指出。
關於 Facebook 用戶所受到的數據組合,該委員會譴責了其“缺乏法律依據”。
「事實上,如果用戶有辦法控制定向廣告的顯示,他們並不同意其數據的大規模組合,也無法反對,無論是在創建帳戶時還是事後。因此,他們被剝奪了對此組合的任何控制權”,CNIL 評判。
此外,根據委員會的說法,Facebook 不會向網路使用者提供任何有關其權利和資料使用的即時訊息,特別是在服務註冊表上。
「可選」同意
該社群網路也被指控在網路使用者在個人資料中輸入敏感資料時未徵得他們的同意,特別是他們的政治觀點、宗教信仰或性取向。
CNIL 認為,透過參考瀏覽器設置,Facebook 不允許用戶“有效反對”放置在其終端上的 cookie。
最後,CNIL 批評該社交網路沒有證明為什麼有必要在其帳戶的整個生命週期內保留所有網路使用者的 IP 位址。
“我們注意到 CNIL 的決定,但我們謹表示不同意”Facebook 在給法新社的評論中做出了回應,但沒有具體說明是否打算向國務委員會提出上訴。他有四個月的時間來做這件事。
“讓用戶控制自己的資料隱私是我們所做一切的核心””,他補充道,並確保他尊重“歐洲資料保護法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