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即將在量子運算領域擊敗所有競爭對手嗎?根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誌報道,這家加州巨頭為自己設定了目標,即在年底前製造出至少49 個量子位元的量子晶片,並將其性能與當前最好的超級電腦進行比較,其想法顯然是做得更好。這樣的晶片將使Google在這一領域取得如此顯著的領先地位,以至於該公司內部領導這項研究的教授約翰·馬蒂尼斯(John Martinis)在會議期間毫不猶豫地使用了「量子霸權”一詞。科技點燃,發生在3月21日至22日。
事實上,這款晶片的誕生將標誌著這一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谷歌推出的最新量子晶片只有六個量子位元。目前,該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 30 多個量子位元的配置。因此,預計到 2017 年底將出現巨大的技術飛躍。然而,這仍然足以真正考慮量子計算的商業用途,讓我們記住,量子計算依賴量子物理的特性來顯著提高超級電腦的性能。「這將是一個重要的學術里程碑。然後,我們將不得不看看如何使該晶片更具可擴展性和可編程性””,競爭對手新創公司 IonQ 的聯合創始人 Chris Monroe 在該雜誌的專欄中這樣說道。

兩年多前創建的實驗室
谷歌開始了量子晶片的開發2014 年,約翰·馬蒂尼 (John Martinis) 到來。他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開發了基於超導的量子晶片技術,該技術要求熱操作條件接近絕對零度。在此之前,Google曾與D-Wave公司合作,該公司也開發了量子晶片技術,但其效率屢遭質疑。這就是為什麼這家 IT 巨頭更願意創建自己的量子運算實驗室,目前有 25 名員工。
來源:麻省理工科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