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去年美國的聲音是為了在半導體問題上取得勝利,那麼拜登政府目前卻更加沉默和不安。 520億美元的最新一代晶片國內生產部門的復甦計劃實際上已受阻,因為美國國會仍未批准該計劃。
然而,這項計劃的宣布引發或加速了眾多項目:英特爾的幾家工廠著火(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三星正在尋找尖端工廠的選址、台積電已啟動在亞利桑那州的 5 納米工廠建設, ETC。但也許並非所有這些都會成功,或者某些部分會被砍掉。
在品牌形象方面,英特爾剛剛取消了“直至另行通知» 第一期工程開工儀式俄亥俄州的“超級工廠”。該公司發言人保證,這項工作將會啟動,但可能不會那麼倉促。存在該網站無法充分發揮其潛力的風險。
«我們在俄亥俄州部署的範圍和執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 CHIPS 法案的資金。不幸的是,資金籌集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而且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威爾莫斯 (Will Moss),The Register 的英特爾發言人。
同樣的故事台灣環球晶圓(華爾街日報),它生產著名的矽晶圓,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聯華電子、三星、中芯國際、英特爾等)在其上「雕刻」晶片。該項目規模宏大,建在德州的工廠將耗資50億美元。但在資金釋放之前,該項目仍處於停滯狀態。
亞洲和歐洲更具吸引力?
如果美國被封鎖,製造商就會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這在其他地方被稱為東北亞和歐洲。台積電與德國索尼合作啟動28奈米工廠建設,迅速將資金轉給英特爾,用於位於馬格德堡的尖端工廠——英特爾也趁機擴建愛爾蘭工廠,開設法國的一個設計網站。磚塊來自計劃投資歐洲十年800億歐元。
更不用說台積電在台灣不斷建設的新工廠以及三星在本土韓國的大量投資。更不用說作為「對立陣營」的一部分、也在對其生產設施進行大量投資的中國,世界其他國家都在繼續進行半導體計畫。這對美國不利,2020 年美國晶片產量僅佔全球晶片產量的 12%,而 20 世紀 90 年代為 37%。
尤其是影響美國汽車產業的新冠危機和晶片短缺,喚醒了美國高階主管的良知。但工廠的成本高昂——最新一代晶片(採用 EUV 刻蝕,因此等於或小於 5 奈米)的大型生產基地需要 1.2 至 150 億美元。製造商正在盡一切努力透過當地發展援助來降低成本。美國政府明白這一點,但國會的僵局推遲了其計劃。即使這意味著毀掉它?
來源 : 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