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之後,穩定:雖然我們在一部智慧型手機上看到了多達五個相機模組,但每台設備的這些模組的數量正在穩定。然而,由於其他組件短缺、禁閉、戰爭等各種危機,這些模組的銷量在一年內下降了 27%。銷售量維持平穩,今年第一季行動感測器銷售量達11.3億個。
這一趨勢不僅在數量上下降,而且在每部智慧型手機的模組數量上也在下降。根據TrendForce的一項研究具有四個或更多後置模組的智慧型手機自 2020 年以來一直在下降,穩定在終端銷量的 21%。製造商遠非添加模組直到他們不知道如何使用它們,而是將其產品整合為三個模組:此類設備佔銷量的 44%。這不利於單模組設備,目前單模組設備僅佔市場的 10%。
鞏固並提高影像品質
這種穩定趨勢非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標誌著該領域的成熟。這可以與數位攝影時代的開始進行類比,當時製造商更專注於百萬像素數量而不是影像品質。然而,兩年前,我們正處於添加相機模組的「熱潮」之中——其中一些模組完全沒有用,例如相機的微距光學系統。Realme X3超變焦,誰不值得存在。
在遇到提高清晰度的限制(尤其是光學的分辨率)後,相機製造商已經冷靜下來。根據TrendForce報道,智慧型手機廠商的情況似乎也是如此。該公司指出“照片和視頻性能仍然是(主要,編者註)終端推廣特色」。結果,他們依附於“突顯動態範圍、夜間攝影等場景」。簡而言之:更少的相機模組,但追求更高的影像品質。這是個好消息。
光學、演算法和晶片
正如該公司所強調的那樣,這一點尤其正確,因為只有通過“不僅強化相機模組的光學性能,還透過演算法和軟體」。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一個日益增長的現實OPPO等體內,非常注重拍照的品牌”投資自研(圖像)晶片」。內部處理器的開發使製造商能夠“r控制影像品質»,正如 Oppo 攝影部門負責人 Simon Liu 向我們解釋的那樣。乙醚與歐洲形象冠軍的合作關係強化這種動力。
儘管相機模組的數量趨於穩定,但創新競賽仍在繼續。如果有用像素的數量保持在 12 Mpix 左右,感測器就會變得更加密集以改善訊號處理(三星為 200 Mpix!),並且感測器也會變得越來越大(1 英寸去年回歸)。除了感測器之外,光學元件、處理器和演算法也在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不幸的是,在這三個領域,資訊要少得多…
來源 : 影像感測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