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保持(幾乎)不變並重新開始:索尼今天宣布推出 Alpha a7 II,這是a7我們去年測試過的第一個名字。沒有主要的新版本,這款 a7 II 保留了相同的格式、相同的取景器、相同的螢幕和相同的感光元件清晰度 (24.3 Mpix)。但在這些改進中,有兩項絕非傳聞。
穩定5軸
索尼一直依賴光學穩定,一種能夠補償運動和振動的設備(通常是浮動鏡頭),以便於拍攝清晰的影像,因為這種設備是最高品質的。光學穩定的限制是光學元件的價格和尺寸,它們必然較高,且不可能穩定非穩定模型。奧林巴斯在其產品中開發的超高效 5 軸穩定技術的到來OM-D E-M1擾亂了既定的秩序。最近,松下和索尼等一些品牌似乎放棄了光學穩定功能,轉而採用感測器穩定功能。
吸引使用固定焦距和舊光學元件的用戶
阿爾法a7,7R等a7S吸引了許多攝影師,其中有很多老的、新的或舊的定焦鏡頭用戶——我們經常看到 Alpha a7 配備了舊款的佳能、尼康或徠卡 24×36 鏡頭。這款 5 軸穩定器的到來應該會讓大眾感到高興,他們最終將能夠從穩定器中受益:沒有什麼比安裝在 2015 年機身上的舊 Summicron 2/50 毫米更好的了!
這種5 軸穩定技術也應該使在配備像素豐富感光元件的下一個版本相機上更容易以低速拍攝清晰的影像:在配備36 Mpix 的a7R 上,某些鏡頭看起來比「簡單」24 像素更模糊。
混合自動對焦:終於!
如果說Alpha a7s 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那麼它們的主要缺陷之一仍然是對焦速度,略低於當前標準,最重要的是遠低於配備APS-C 感測器(以前的NEX)的索尼相機,該感測器自上市以來已近2 年了。這款 a7 II 最終引入了這種混合對焦——相位相關和對比度檢測——這應該會為這款新機殼帶來一些嚴重的吸引力。 24×36 mm CMOS 感測器的清晰度保持不變,我們可以假設影像品質相同,但在第一代 a7 上已有的 25 個對比度偵測點上增加了 117 個相位偵測點。據索尼稱,除了自動對焦速度提高了 30% 之外,這款新機身在追蹤主體方面的精確度也提高了一倍半,這對於行動主體來說非常實用。請注意,在具有追蹤的 AF 模式下,連拍速度非常適中,僅為 2.5 fps,只有透過停用主體追蹤才能獲得最大 5 fps 的連拍速度。
XAVCS 但仍沒有 4K
就像 2014 年推出的 a7S(a7 和 a7R 幾乎一年後)一樣,a7II 也受益於名為 XAVC-S 的新視訊編解碼器。這款編解碼器源自於廣播攝影機中的專業編解碼器,得益於中央處理器 (Bionz X) 的強大功能,該編解碼器可以更好地壓縮視訊檔案。透過將幀速率提升至 50 幀/秒(50 Mbit/s),XAVC-S 可提供與 100 Mbit/s 相當的影像品質。視訊品質應該是有的。
不幸的是,a7II 仍然不提供本地 4K 視訊錄製到記憶卡。在 4K 領域,松下保持著對索尼的領先優勢——松下甚至在“簡單”的專業緊湊型產品中提供 4K 功能,例如LX100!損害。
小調整
a7 II 進行了一些小的美學和軟體調整以及新的握把。有點遺憾的是,索尼沒有對這款握把的發展有更多的了解:除了與之前型號的不相容以及配件種類的複雜性之外,之前型號的過時並不重要。太好。
另一個小遺憾是取景器缺乏進化,當然還不錯,但低於目前的大牌,如奧林巴斯 OM-D E-M1 和富士 X-T1。
a7II 將於 1 月上市,裸機售價 1800 歐元,28-70 mm f/3.5-5.6 售價 2100 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