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南极冰盖的质量增加足以超过该地区减少冰川减少的损失。
科学家说,新数据在南极洲提供了以前未记录的收益,但它挑战了其他报告的结论,例如2013年政府间气候变化(IPCC)研究。 IPCC较早的报告说,该大陆正在不断失去陆地冰。
根据新的NASA研究发表在冰川学杂志在涵盖1992年至2001年的时期,南极冰盖每年的净收益为1,120亿吨冰,但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每年下降至每年820亿吨冰。
首席研究员Jay Zwally及其同事从1979年到现在的时间都评估了不断录制的气象数据,以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南极洲东部地区的降雪量实际上每年减少了110亿吨。该小组检查了从冰芯收集的历史数据,并发现10,000年前的降雪逐渐被拖延,并在过去几千年中变成了冰。
研究人员也是成立从1992年到2008年,南极洲东部地区的冰增厚一直保持稳定,每年为2000亿吨,而西部地区以及南极半岛的损失飙升至每年650亿吨。
Zwally认为,冰的积聚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逆转数字。他说,如果损失继续以它们一直在增长的速度相同的速度增加,那么损失将在约20或30年内赶上收益,而降雪量不会增加以抵制这些损失。
“好消息是,南极目前没有为海平面上升做出贡献,而是每年要花0.23毫米,” Zwally说。
但是,Zwally还提到,如果在IPCC报告中以每年0.27毫米的海平面上升记入了南极,则不来自非洲大陆,那么必须有其他未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因素。
研究人员说,这项新研究提供了高程变化的长期记录,这将有助于理解南极洲质量平衡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