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美卫生组织(PAHO)于8月31日星期三宣布,它发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寨卡病毒与称为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的瘫痪障碍的患病率增加密切相关。
在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马科斯·埃斯皮纳尔(Marcos Espinal)博士及其同事在帕霍(Paho)分析了最近发现寨卡暴发的七个国家收集的医疗数据。他们发现,这些地区的暂时麻痹患者人数也大大增加。
研究人员总共检查了164,237例确认和怀疑的寨卡病毒感染以及1,474例GBS患者,其症状从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开始显示。
他们的发现表明,一旦一个国家的寨卡疫情爆发下降,GBS的发病率也开始减弱。这表明Zika感染病例的增加与GBS病例的增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与从寨卡暴发开始之前的数字相比,巴伊亚的GBS率上升了多达172%,巴伊亚是巴西的一个州之一,这是蚊子传播疾病最困难的州。
Espinal和他的团队还发现其他国家的Guillain-Barré发生率也有类似的增加。委内瑞拉的增长幅度为877%,苏里南增长了400%,哥伦比亚增长了211%,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占150%,洪都拉斯增加了144%,而萨尔瓦多(El Salvador)的GBS率提高了100%。
同时,研究人员无法找到GBS和登革热之间的任何联系,GBS和登革热是另一种长期以来据怀疑有助于增加发生率的蚊子传播的疾病。
虽然新发现表明寨卡病毒与吉兰·巴雷综合症之间存在牢固的联系,但研究人员说为了确认直接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其他研究。
患有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人往往会逐渐减弱其上半身,手臂和腿部。在某些情况下,患者还因病情而经历暂时的麻痹。
那些患有GB的人经常被放在重症监护下,并提供呼吸器来帮助他们呼吸。
GBS患者需要大量的护理,这就是为什么Espinal和他的同事认为最近的Zika爆发正在对受影响国家的人们施加“重大负担”。
2015年在巴西首次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但此后已蔓延到加勒比海和美洲其他国家。该疾病也已在新加坡和亚洲的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