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而古老。 星辰之中,存在著無數的世界。 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天文學家估計每顆恆星都伴隨著一個或多個行星。 當我們考慮到宇宙有多麼古老和浩瀚時,地球似乎不太可能是唯一一個生命已經存在的星球。 僅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就有無數類似地球的行星,因此從純粹的概率角度來看,外星生命的存在似乎很有可能。 然而,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智慧生命存在於地球之外。
1950 年代,天文學家恩里科·費米問:“每個人都在哪裡?”。 這個問題是針對這樣一個事實,儘管外星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很高,但我們從來沒有被外星生命訪問過或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證據。 從理論上講,如果生命像大多數估計所暗示的那樣普遍,那麼人類現在應該已經聽說過另一個文明,但我們還沒有。 這個簡單而深刻的悖論後來被稱為費米悖論。
可能的解釋
費米悖論有多種可能的解釋。 首先,智能文明完全有可能永遠不會同時存在。 宇宙有 138 億年的歷史,因此有數十億年的時間可以形成生命並進化為智能。 一個文明可能存在一段時間,最終滅絕。 儘管整個宇宙中存在智能生命的可能性很高,但它們可能永遠不會佔據相同的時間段。
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智能生命太稀少或太遠,以至於我們無法與另一個文明交流。 估計外星生命有多普遍的概率可能是非常錯誤的,尤其是當我們考慮到我們對外星生命的實際了解有多麼少時。 有可能,雖然生命在宇宙中很常見,但智能生命可能要少得多。 此外,任何智能文明都可能離我們太遠而無法與我們交流。 如果仙女座星系中目前存在一個文明,他們的任何信息都需要 250 萬年才能到達我們身邊。
一個有趣但令人沮喪的解釋是,智能生命通常會在它發展出與其他文明交流的能力之前消滅自己。 技術可以是有益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 例如,人類所取得的技術進步極大地提高了數十億人的生活質量,但我們也開發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的主要能源正在改變我們星球的宜居性。 達到一個文明可以通過先進技術可持續存在的地步可能是一項難以完成的壯舉,大多數文明可能在發展後不久就毀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