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a Carta Libertatum 是英格蘭國王約翰和一群反叛男爵之間的協議。 坎特伯雷大主教於 1215 年 6 月 15 日在溫莎附近的 Runnymede 起草了憲章,以促成兩黨之間的和平。 該憲章承諾保護教會的權利,保護男爵免受非法監禁,獲得即時正義,並限制對王室的封建支付。 教皇英諾森三世最終終止了憲章,隨後引發了第一次男爵戰爭。
為什麼要頒布大憲章?
1204 年,約翰國王將諾曼底公國輸給了法國國王菲利普二世,並立即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且代價高昂的戰爭以收復公國。 恢復公國的動力導致對英格蘭的極度剝削以填補國王的戰爭資金。
約翰為戰爭籌集資金所採取的一些措施是:
男爵起義
雖然約翰國王增加收入的措施使他在普通民眾中不受歡迎,但正是他對男爵的處理導致了叛亂並最終導致了《大憲章》。 他的前任們成功地從貴族那裡籌集了資金,但約翰國王卻把他們推得太遠了。 約翰國王對男爵的意圖表現出極大的懷疑,並嫉妒他們的權力。 一些激怒男爵的措施是:
國王的行為使他與男爵的關係惡化,當他於 1214 年在布瓦內輸給法國國王菲利普時,事情就到了頂點。 由於十年戰爭的代價,他的名譽受損,財務狀況一團糟,男爵們公然反叛。 約翰國王意識到他的立場站不住腳,他與教皇和解,償還了部分沒收的收入,並恢復了他挪用的教堂財產。
大憲章的寫作
作為與教皇交易的一部分,約翰國王成為教皇的附庸,並接受斯蒂芬·蘭頓為英格蘭天主教會的領袖。 斯蒂芬蘭頓作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因此英格蘭的最高神職人員成為國王與叛逆男爵之間談判的關鍵人物。 他起草了大憲章,規定了國王的職責和特權。 該憲章承諾保護男爵免受非法監禁,限制代替兵役的賠償金,以及訴諸司法的機會。 約翰國王於 1215 年 6 月 15 日加蓋了他的印章並頒布了麥格納憲章。
大憲章的堅持
《大憲章》成為英國政治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被歷任君主更新,隨著時間的推移,英格蘭議會頒布了新的法律,因此使《大憲章》失去了一些實際的重要性。 到 16 世紀末,人們對《大憲章》的興趣重新抬頭。 當時的歷史學家和法律從業者研究了可以追溯到盎格魯撒克遜早期保護個人自由的古老英國法律。 爭論的焦點是 1066 年諾曼人的入侵推翻了這些權利,而《大憲章》的流行試圖恢復同樣的權利,並使《大憲章》成為當代立法權力和諸如人身保護令等法律學說的重要基礎。 儘管歷史記載有缺陷,但像愛德華·科克這樣的法學家在 17 世紀廣泛使用《大憲章》,對斯圖亞特君主闡述的君權神授提出異議。 儘管查理一世和詹姆斯一世試圖平息關於《大憲章》的討論,但直到 1640 年英國內戰和隨後查理被處決後,問題才得以成功。
大憲章 800 週年
2015 年 6 月 15 日,不同的組織和機構慶祝了最初的大憲章 800 週年。 大英圖書館於 2015 年 2 月組織了一次特別展覽,匯集了 1215 份手稿的四份。 英國藝術家科妮莉亞·帕克 (Cornelia Parker) 受委託創作一件新作品,該作品於 2015 年 5 月至 7 月在大英圖書館展出,並命名為《刺繡大憲章》。 紀念儀式於2015年6月15日舉行,有美國和英國政要出席,並在國家信託公園的Runnymede舉行。
為什麼大憲章很重要?
當憲章於 1215 年頒佈時,它的目的是彌合英國王國中君主(約翰國王)與其男爵之間的裂痕。 雙方都沒有辜負它,和平是短暫的。 即使在 1688 年的光榮革命之後,《大憲章》的政治謎團及其在保護古代公民自由方面的作用仍在繼續,並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 《大憲章》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對公民自由的保障,也是已知最古老的對任意使用權力的法律限制。 大憲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影響了早期的美國13個殖民地和1787年美國憲法的形成,成為美國新共和國的最高法律文件。 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學家指出,最初的 1215 年憲章特別關注男爵和君主之間的關係,而不是普通民眾的權利。 然而,該憲章作為一份具有標誌性和影響力的文件而存在,儘管其幾乎所有內容在 19 世紀和 20 世紀都被廢除了。 該文件仍然是自由的重要像徵,經常被政治家和活動家引用。 受到美國和英國法律從業者的高度尊重。 丹寧勳爵稱《大憲章》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憲法文件之一,是個人自由反對暴君濫權的基礎。
對於後代來說,最相關的是第 39 條,該條通過免費審判保證所有自由人的正義。 它是美國《權利法案》和《世界人權宣言》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