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醫生對試圖改變患者的性格的想法不利,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他們已經在做。
結果表明,談話療法或精神藥物可以改變個性在健康的人和心理疾病的人中。更重要的是,變化可能是相對性迅速發生,發生在四到七個月的時間內,並且在治療後持續持續持續。
大多數精神衛生專業人員不考慮精神病治療研究研究員布倫特·羅伯茨(Brent Roberts)說,作為改變人格的一種手段,他們將治療方法視為改變行為的一種方式。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是挑釁的,因為長期以來,心理學家認為人格特徵是靜態的。儘管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人格特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但大多數人認為這種變化是困難和漸進的,這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
羅伯茨說,許多人對改變個性的想法感到沮喪,因為“他們覺得你在搞砸了某人的內在性質。”但是,“無論我們是否喜歡,我們已經改變了[患者]的性格特徵。”
這些發現提出了一種研究精神療法的工作方式的新方法,並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乾預措施是否應該更直接針對人格。羅伯茨說,人格特徵會影響生活的許多不同領域,包括人際關係,學校和工作成功,儘管他們的後果往往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羅伯茨說:“我們知道,那些不那麼焦慮,更認真的人在學校和勞動力市場上會做得更好。”他說,也許通過對年輕人進行干預,使他們更加認真,“您可能會使他們在40歲的工作中更成功。”
無意的人格改變
在研究中,羅伯茨及其同事審查了144項涉及15,000多人的研究。這些研究都採用了某種類型的干預措施,例如談話治療,抗抑鬱藥,冥想或認知培訓 - 評估人格特徵。但是沒有人故意改變個性。
研究人員發現,與對照組中的人相比,接受干預措施的人的個性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患有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和焦慮)的患者中看到了最大的變化。羅伯茨說,但是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會改變性格,如果他們服用藥物,也很明顯。
改變最大的人格特徵是神經質的,一種經歷諸如焦慮和情緒低落之類的負面情緒的傾向;和外向,是一種社交,外向和經歷更多積極情緒的趨勢。
在某些方面,這些療法會改變人格並不奇怪,因為人格特徵和精神障礙之間存在重疊。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托馬斯·F·奧爾特曼斯(Thomas F. Oltmanns)說,例如,神經質特徵的許多特徵都可能是抑鬱症的症狀。
羅伯茨研究的早期結果上個月在華盛頓特區的心理科學協會會議上介紹了該研究尚未在同行評審的期刊上發表。
個性與健康
奧爾特曼斯說,治療身體健康狀況的醫生也可能想更批判地思考個性的作用。他說,不健康的習慣,例如吸煙,飲酒,身體不活躍和暴飲暴食,都與性格特徵有關。
羅伯茨說,一些研究表明,當人們戒菸時,他們也會增加運動並減輕體重,這表明其個性的一個方面可能已經改變並影響了多種行為。研究還表明體重增加與個性變化有關。
羅伯茨說,儘管精神病治療可能會改善神經質,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了解如何改善其他人格特徵,例如盡職盡責,這可能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需要更多的研究
但是,在研究人員確定人格變化可以改善生活之前,他們需要更好地衡量人們的個性和行為。
新澤西州羅特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的克里斯托弗·納夫(Christopher Nave)說:“我認為了解性格,個性變化和人格穩定對於心理健康領域至關重要,但不要認為我們對客戶或臨床醫生應該做什麼的處方不及格。”
一些研究表明,評估人格的問題可能導致人們對個性的真正變化的高度估計隨著時間而變化。
納夫說:“軼事是,您永遠不會聽到有人說改變他們的伴侶/配偶的個性要比他們最初想像的要容易得多。”
其他研究表明,當研究人員檢查人們自己的性格特徵的報告時,這些特徵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善,但是如果研究人員檢查他們的配偶的報告,這些特徵就會變得更糟。因此,包括合作夥伴的報告以及人格特質評估的自我報告可能會幫助醫生更好地了解人格在生活的不同方面的作用。
中殿說,研究人員也不擅長測量實驗室以外的行為。納夫說:“要確定臨床醫生是否可以更多地專注於不斷變化的人格與行為,需要對人們實際做的事情進行更系統的檢查。”
關注Rachael Rettner@rachaelrettner。跟隨生活學@livescience,,,,Facebook和Google+。原始文章livescie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