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布爾是一個罕見的地方。這是跨越歐洲和中東的唯一城市。土耳其大都市同時是亞洲和歐洲城市。這個地理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它曾經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也稱為拜占庭帝國當這座城市被稱為君士坦丁堡時,然後後來它成為了奧斯曼蘇丹的力量基地,後者的影響力延伸到非洲和阿拉伯世界。
但是君士坦丁堡到底何時將其名稱更改為伊斯坦布爾?
令人驚訝的是,答案不是在1453年被奧斯曼軍俘虜的前羅馬城市時。 “君士坦丁堡”的變化繼續被講土耳其語的征服者控制在他們控制這座城市後很久。德國班貝格大學土耳其研究的主席克里斯托夫·赫爾佐格(Christoph Herzog)說:“這是一個事實,在數以千計的官方文件中,奧斯曼人稱伊斯坦布爾為'Kostantiniyee'。”
有關的:羅馬為什麼跌倒?
在被稱為君士坦丁堡之前,該市已經有很多名字。它首先是由希臘人在公元前657年創立的希臘人(也稱為拜占庭)的,後來演變成拉丁名字拜占庭。它也被稱為新羅馬和奧古斯特·安東尼娜(August Antonina),為了紀念羅馬皇帝的兒子 - 更不用說諸如“城市女王“或簡單地“城市”。然後,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以第一位羅馬皇帝convert依基督教而聞名),以330年左右的身份將其命名為君士坦丁堡。這個名字一直堅持下去,直到奧斯曼帝國出現為止。
奧斯曼帝國在15世紀接管君士坦丁堡時並沒有正式更改君士坦丁堡的名字,但征服確實標誌著地緣政治的地震變化,因為君士坦丁堡的重力中心向東和遠離歐洲移動。
赫爾佐格告訴《 Live Science》:“我認為,即使在那時,伊斯坦布爾的戰略和象徵意義也得到了認可,這是可以看出的那樣,這是可以看出的。”帝國其他地方的人們開始使用“ istanpolin”一詞,在土耳其語中的意思是“對城市”的意思(改編自希臘短語“到城市”或“”前poliin”)俗稱奧斯曼帝國力量的新席位。
隨著幾個世紀的前進,白話幾乎沒有變化,因此伊斯坦彭最終畢業於伊斯坦布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擊敗之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國於1922年被廢除,土耳其共和國於1923年出生根據大不列顛的說法。此後不久,1930年,土耳其郵政局決定進行一些澄清,並且它選擇使伊斯坦布爾成為城市的官方名稱。其他機構很快就會效仿。同年,美國國務院和世界其他政府開始在其官方溝通中使用伊斯坦布爾。
因此,很難確切地說君士坦丁堡何時成為伊斯坦布爾,因為到了正式的時候,人們已經在使用伊斯坦布爾和該名稱的變化已有幾個世紀了。由於語言逐漸發展,因此不可能在過渡何時通過大眾演講。
赫爾佐格說,伊斯坦布爾的悠久歷史的許多名字的痕跡在今天的文化構造中仍然活著。 “作為一個帝國的首都,跨越了三大大洲,那裡有很多人居住在那裡。”
最初發表在現場科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