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ssets.iflscience.com/assets/articleNo/68729/aImg/67627/golden-fossils-m.png)
這些美麗的化石既不是金也不是黃鐵礦。圖片來源:羅文·馬丁代爾
所有閃閃發光的東西通常都不是,在波西多尼亞頁岩中發現的 1.83 億年前的化石也是如此。此外,雖然研究人員過去認為化石上閃亮的金色塗層是,新的研究揭示了一個更令人驚訝的答案。
德國西南部的波西多尼亞頁岩是許多金色化石的來源,特別是軟體海洋生物的化石,例如以及侏羅紀早期的魚龍胚胎。這些含有軟體保護區的地質礦床稱為 Konservat-Lagerstätten,極為罕見。
先前人們認為缺氧條件有助於這些標本的化石化。雖然黃鐵礦,也被稱為愚人金,被認為是這種光芒的來源,但仔細觀察後發現更多關於這些化石形成的條件。
「當你去採石場時,金色的菊石會從黑色頁岩板中探出頭來,」該研究的合著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傑克遜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羅萬·馬丁代爾( Rowan Martindale) 在一份報告中說道。陳述。 「但令人驚訝的是,我們很難在化石中找到黃鐵礦。即使是看起來金色的化石,也被保存為含有黃色方解石的磷酸鹽礦物。這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這個著名化石礦床的看法。
研究團隊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仔細觀察這些閃亮的標本。雖然研究人員確實在周圍材料中發現了被稱為「framboid」的微觀黃鐵礦晶體的痕跡,但他們發現在每個樣本中,化石主要由磷酸鹽礦物組成。
![](https://assets.iflscience.com/assets/articleNo/68729/iImg/67628/Ammonite-specimen-from-the-Ohmden-quarry-Posidonia-Shale-Lagerstatte.-Photo-Credits_-Sinjini-Sinha-840x560.jpg)
來自 Ohmden 採石場的菊石化石,Posidonia 頁岩 lagerstätte。圖片來源:Sinjini Sinha
「我花了幾天時間尋找化石上的草莓,」共同作者、傑克遜學院的博士生 Sinjini Sinha 說。 “對於一些標本,我數了一下基質上有 800 個草莓,而化石上可能只有三到四個。”
這些化石的構成揭示了它們在數百萬年前形成的環境的線索。黃鐵礦在缺氧條件下形成,而磷酸鹽礦物需要氧氣——這表明最初海底是缺氧的,有助於保存化石,但需要氧氣的流入來促進這種化石化所需的化學過程。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缺氧會導致異常的保存,但它並沒有直接幫助,」辛哈說。 “它有助於創造有利於更快化石化的環境,從而促進保存,但氧化作用可以增強保存。”
研究小組認為,這些化石並不是在沉積物底層水的缺氧條件下保存的,而是在沉積物本身缺氧和含氧條件的邊界處發生了磷酸化,而氧氣對於這些化石的保存至關重要在波西多尼亞頁岩。他們也認為,正是這些條件使化石呈現出金色的光芒。
該研究發表於地球科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