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公佈了其首次納入名單監測報告關於數位身分服務,重點介紹了對經過認證的數位身分提供者進行的強制性調查的結果。該調查評估了技術、可近性和資料收集實踐等因素,以確保服務符合英國的數位身分和屬性信任框架()。該報告由科學、創新和技術部發布。英國政府表示,這些結果是匿名和匯總的,旨在指導未來的政策制定和加強。今年是這些研究結果發表的第一年。
該報告涵蓋了英國 DIATF 認證的服務,強調了在包容性方面取得的進展,但也指出了在擴大進入和確保所有用戶平等機會方面面臨的挑戰。
信任框架為構成安全可信的數位身分制定了標準和規則,旨在使數位交易更加安全。雖然數位身分服務的採用是自願的,但政府表示將致力於向任何選擇使用這些服務的人提供這些服務。信任框架下的認證可確保數位身分服務遵循高標準,包括包容性和可近性措施。
對 42 家獲得認證的公司進行調查的主要發現之一是,數位身分服務已經接受多種文件類型,從護照和駕駛執照等傳統身分證到公用事業帳單和銀行對帳單等不太傳統的形式。
在包容性方面,報告發現 54% 的服務遵守《網頁內容可訪問性指南》(WCAG)2.0(AA) 或更高級別,以方便殘疾人士使用。然而,27% 的服務不確定是否符合此標準,這表明在確保完全符合無障礙指南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調查也顯示,雖然一半的服務不收集任何人口統計數據,但那些收集的服務往往無法有效地利用這些數據來監測包容性。只有少數提供者根據人口統計數據積極追蹤包容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 50% 使用生物辨識技術的服務為那些可能不想使用生物辨識技術的使用者提供了替代驗證途徑。然而,報告顯示,這些服務中只有約 30% 提供有關不同人口群體的生物辨識技術準確性的數據。
在數位身分服務提供者提到的挑戰中,成本和無法存取政府持有的資料是最常被提及的提高包容性的障礙。其他擔憂包括安全、監管限制以及政府需要對納入標準提供更多指導。
在其他地方,英國政府上個月監督該國的數位身分市場。
文章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