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某些患有癲癇的婦女避孕藥一項新研究發現,與癲癇發作的風險增加有關。
來自德克薩斯州A&M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口服避孕藥的主要成分乙基雌二醇(EE)可能會增加癲癇發作的風險。
研究結果,出版在日記中癲癇研究, 表明,當具有癲癇病的動物模型收到該化合物時,它們不僅遭受了更頻繁的癲癇發作,而且還具有癲癇發作,而癲癇發作更可能是不受控制的。
“我們受到了一項早期研究的啟發,該研究調查了癲癇的婦女,發現使用激素避孕藥的人自我報告的癲癇發作比不使用口服避孕藥的人多4.5倍,”說首席研究員D. Samba Reddy。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懷疑,避孕藥含有激素,可能會增加患有癲癇病的女性的癲癇發作 - 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其特徵是突然復發的感覺障礙,抽搐和意識喪失與大腦中異常電活動有關。專家不確定哪種成分是罪魁禍首,但是由於實驗,他們發現了導致這種風險增加的原因。
當女性達到生殖年齡時,癲癇往往更難治療和控制。這是因為控制月經甚至懷孕的激素被稱為癲癇發作的觸發因素。
儘管這種疾病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但女性的癲癇發作更頻繁,她們難以控制。持續30到40秒的癲癇發作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永久和嚴重的損害。
因此,小組建議癲癇的生殖年齡婦女不要使用口服避孕藥和其他荷爾蒙方法。研究人員敦促這些婦女就使用避孕套和銅(宮內裝置)等非荷爾蒙方法的醫療保健提供者進行諮詢。
癲癇是4Th偏頭痛,中風和阿爾茨海默氏病後最常見的神經系統問題。
每年在美國,估計的每100,000人的150,000或48人將患癲癇病,該國每1,000人估計有220萬或7.1人患有癲癇病。
照片:Nate Grigg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