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在混合學校受過教育的飲食失調症相比,在全女孩學校學習的少女是兩倍。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理想文化”的無意效應,據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在大學教育的父母率高的學校中也發現飲食失調的患病率更高。
“長期以來,該領域的臨床醫生指出,他們似乎看到一些學校的年輕人比其他學校更多,但這是第一個經驗證據,證明是這種情況的,”說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科醫生和首席研究員海倫·博爾德(Helen Bould)博士,他與布里斯托爾大學,UCL,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以及瑞典的Karolinska Institute的其他科學家合作。
團隊研究從2002年到2010年,超過55,000名瑞典學生完成了中學教育,發現其中2.4%的人患有飲食失調症。在考慮了個人因素之後,他們看到這些數字明顯不同,具體取決於上學的類型以及學生的背景。
那些在全女孩學校上學並來自受過良好教育的家庭的人(3.3%)的可能性是混合學校的兩倍(3.3%),背景較低的背景(1.3%)的飲食失調症(包括神經性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飲暴食)。
研究結果表明,在看到同伴行為之後,特別是在“單性”學校人群中,女孩可以發展其中一種疾病。對於博爾德來說,這可能是這些選擇的學校文化促進完美主義的後果,或者僅僅是其他學校的結果更好地識別學生中的疾病以進行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飲食失調會影響5.7%的青春期女孩,或者在30人的班級中影響近兩個。他們被認為是嚴重疾病:一個年輕女孩厭食例如,年輕的死亡的可能性大約是沒有這種情況的同齡人的六倍。
愛爾蘭飲食失調協會的心理治療師哈麗特·帕森斯(Harriet Parsons)說,根據他們的經驗,就讀同性學校並不是發展飲食失調的因素。
帕森斯說:“我們在Bodywhys的經驗是,越來越多的男孩學校和混合學校正在尋求我們的服務。”
發現是出版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
照片:Francisco Osorio |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