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今天宣布,幾乎已經完成了現代基礎設施。
就其價值而言,此舉已經進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直到今天Skype揭示了向基於雲的系統的過渡並遠離點對點(P2P)一個,幾乎完整。完成後,該公司將維持對Android 4.03,Windows 10/9/7/XP/Vista和iOS 8的支持,但將Windows Phone Phone 8及以上的Android版本留在後面。
那麼,是什麼促使此舉呢?簡而言之,有太多問題與基於雲的系統相比,使用P2P系統值得使用。
當Skype於2003年首次引入Skype時,其網絡是作為分散的P2P系統構建的。符合正確標準(處理能力,帶寬等)的PC被選為“超節點”,並用於協調網絡上其他機器之間的連接。同樣,在可能的情況下或間接通過網絡上的其他系統,文本,語音和視頻流量將直接在同行之間流動。
但是,這有三個問題:隱私,超級節點缺乏對系統的影響以及移動計算/智能手機的興起。
直到2016年,Skype客戶端洩露了IP地址信息 - 違反了用戶的隱私。這種做法使網絡上的其他用戶可以在哪個帳戶上使用哪個IP地址,並否認對受害者的服務攻擊。遊戲玩家特別有風險,對於發現自己在一場遊戲中失去的不滿的用戶而言,這並不少見dota 2發動這樣的攻擊,以便強行將另一支球隊的成員踢出比賽,並傾向於他們有利。
同時,Skype的另一個缺陷是,當大量同行離線時,系統與他們同在- 作為證明了2011年,當軟件錯誤導致客戶端崩潰時,導致活動節點太少而無法創建一個完全連接的網絡。
最後,最重要的是,Skype網絡並未考慮到移動計算和智能手機。假定世界始終使用永久連接的台式PC,帶寬和處理器功率充當超節點。但是,移動計算機和智能手機引入了一系列用戶的激增,這些用戶僅間歇性連接,並且未能滿足Skype充當完整,完全連接的網絡所需的要求。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微軟在2012年添加了專用的超節點(儘管仍依靠P2P系統),此後就開發了一個更傳統的客戶服務器網絡,其客戶端純粹是客戶和專用的雲服務器。
現在,該公司準備專門過渡到該系統,隨著該過渡,Skype現有功能的改善。
“通過移動到雲,我們已經能夠顯著改善現有功能,例如文件共享和視頻消息,並啟動新功能,例如移動組視頻通話,Skype Translator和Skype Bots,僅舉幾例,”說Microsoft的Skype首席Gurdeep Pall在博客文章中。
如前所述,過渡還沒有完成。但是,帕爾指出,在“未來幾個月”中,一切都應該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