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古生物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佔地面積。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了佔地42英寸,長42英寸的足跡。
過去在蒙古沙漠中發現了恐龍留下的足跡。然而,新發現的足跡由於其創紀錄的尺寸而脫穎而出。
這腳印屬於泰坦龍。泰坦薩爾(Titanosaurs)是一群多元化的蜥腳類動物恐龍,在70到9000萬年前漫遊。
眾所周知,食草動物是有史以來在地球上行走的最大生物。他們的尾巴很長,並以其長脖子而出名,其長50英尺或長頸鹿長50英尺或六倍。這些生物可以重達90噸,並在完全生長時高60英尺。
“他們真的很愚蠢,荒謬的大小,”來自英格蘭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邁克爾·泰勒(Michael Taylor)描述這些生物。 “在我們虛弱的現代世界中,我們習慣於將大象視為大型,但蜥腳類動物的大小達到了10倍。它們是步行鯨的大小。”
巨型印刷品是上個月在一次蒙古 - 日本探險中發現的幾個足蹟之一。化石是在70到9000萬年前形成的地質層中發現的。
當沙子流入巨大的史前生物踩在曾經是泥濘的地面上時,印花是一種自然的鑄件。
“這是一個非常罕見的發現,因為它是一個保存完好的化石足跡,長達一米,上面有爪子的烙印,”岡山科學大學說。
巨大的足跡加入了其他化石,這些化石被發現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恐龍和類似的古代生物的生活和行為,然後在人類漫遊地球數百萬年前。
恐龍留下的足跡使科學家可以了解這些侏羅紀巨人的棲息地和行為。
去年,一群研究人員報導了發現的蘇格蘭的索羅腳架足跡。對這些足蹟的分析表明,儘管這些巨型動物既不是游泳者,也不是主要是水居民,但在水中花費了大量時間。
由於該物種似乎無法支持其在土地上的體重,因此人們被認為奴役已定居在沼澤中。然而,在1970年代,當骨骼結構表明它們非常適合陸生棲息地時,這一想法被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