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杰弗裡·布拉斯韋爾(Geoffrey Braswell)發掘了曾經屬於古代瑪雅國王的巨大而珍貴的T形翡翠吊墜。
據稱,在那段時間的宗教儀式中,國王在胸口戴上了玉吊墜。
吊墜目前與其他幾個國家珍寶一起居住在伯利茲中央銀行。
翡翠吊墜
被認為是在伯利茲發現的第二大玉石吊墜,其寬度為7.4英寸,厚度為0.3英寸,高度為4.1英寸。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因為瑪雅人不得不使用繩子,脂肪和玉塵雕刻。
更重要的是,布拉斯韋爾(Braswell)發現的吊墜上刻有銘文,它與30個像形文字相吻合,這些象形文字詳細說明了其第一所有者。
吊墜在哪裡?
珠寶是在貝利茲托萊多地區的Nim Li Punit考古遺址中發現的。根據布拉斯韋爾和他的團隊的說法,這個地方估計是瑪雅人居住公元150年和850年之間
該團隊還發現一個據信已有400年曆史的墳墓。在墳墓中,團隊發現了25陶器以及一塊大石頭,以神的形式和幾種無價的玉胸形狀形狀。
考古學家驚訝地發現nim li Punit中的吊墜,而不是在其他已知更大的領域之一瑪雅人居住的城市。
從吊墜可以學到什麼?
T形翡翠吊墜的前部也用“ T”雕刻,根據專家的描述,瑪雅·格文夫(Mayan Glyph)的“ ik”,意為“風和呼吸”。
布拉斯韋爾還說,基於吊墜背面的銘文,可以解釋說,它首先在公元672年中以瑪雅國王進行的儀式中的儀式使用,以帶來風和雨水。
布拉斯韋爾說:“最近的理論是,氣候變化導致乾旱導致農業的廣泛失敗和瑪雅文明的崩潰。”這可能表明國王為何祈禱下雨。
T形吊墜還揭示了有關國王Janaab'Ohl K'inich的信息。據象形文字稱,國王的母親來自伯利茲西部的卡哈爾·佩奇(Cahal Pech),距離尼姆·李(Nim Li Punit)60英里。象形文字的文字還暗示,國王的父親去世,享年20歲,來自危地馬拉。吊墜還揭示了公元647年國王皇冠儀式的信息
有關T形吊墜的重要性的詳細信息已經出版在《劍橋大學雜誌》中古代中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