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創傷對經歷成年人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但是,這種創傷也有好處,包括使該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更適合壓力的情況。
但是,這種適應能力是否能夠被遺傳,從父母身上傳給孩子?
新的研究表明,答案是“是”。
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埃德(Eth Zurich)的研究人員使新生雄性小鼠經常從母親身邊帶走。他們分析了這些小鼠成年時的行為,並將它們與一組未承受這種壓力的小鼠進行了比較。
然後,研究人員給了成年小鼠複雜的任務。例如,研究人員訓練小鼠在看到一杯飲料後,將鼻子戳入6、12或18秒的洞中。壓力小鼠的表現要比那些不受新生兒的壓力的小鼠要好得多。由於小鼠在童年時期無法接觸父親,因此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執行複雜任務的能力不是被學習的,而是被遺傳的。
當然,這意味著要看小鼠的基因。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特定的基因涉及這種行為。他們發現,在壓力成年小鼠中,基因在大腦和精子中的表達方式不同。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改變的基因是從一代人遺傳到精子中第二代的。
“我們的結果表明,環境因素會改變行為,這些變化可以傳遞給下一代,”說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Eth Zurich的神經毛皮物質教授Isabelle Mansuy。
但是,研究人員指出,所有幼兒創傷都不是積極的。但是他們認為這項研究表明了壓力如何不僅影響一代,而是下一代,幸運的是,其中一些導致了積極影響。
這類研究開闢了有關如何治療某些經常通過家庭(例如抑鬱症)的心理疾病的新想法,這些心理疾病在任何給定時間都會影響20%的人群。研究完畢2011年,抑鬱症具有遺傳聯繫,並且基因是遺傳性的,這是有道理的。
當然,對於這些疾病,我們仍然有很多了解,這也歸因於其他因素。但是,知道哪個基因對壓力產生的積極影響負有可能對此類疾病的未來治療產生潛在影響。
[圖片來源:Je Theriot/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