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新發現命名為“籠子的籠子”,因為它的分子結構可減少引起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由英國和中國研究人員開發的這種多孔聚合物可能會捕獲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
最近發表在《自然合成》中的這項研究促進了尋找新的氣候變化和打擊污染材料。
科學家通過合成兩個步驟來開發材料三角棱鏡的建築塊如科學警報報導,要創建更大,更對稱的四面體籠子。這種獨一無二的分子建築捕獲了諸如CO2之類的溫室氣體。專家指出,其水穩定性對於濕或潮濕的氣流中的工業碳捕獲程序也很重要。
新材料可能是氣候變化的答案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馬克·利特爾(Marc Little)是愛丁堡赫里奧特·瓦特大學(Heriot-Watt University)的材料科學家,對這一發現感到興奮,並強調需要創新的多孔材料來解決諸如減少溫室氣體的社會問題。
政府間氣候變化面板列出了硫六氟化物(SF6)是最強大的溫室氣體之一,實驗室表明材料可以很好地捕捉到它。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停留了5 - 200年,而SF6持續800-3,200年,導致全球變暖。
研究人員強調了大規模二氧化碳和清除溫室氣體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儘管有直接的空氣捕獲(僅占基本減少碳的一小部分),但仍在嘗試提高其效率和可伸縮性。
該材料複雜的製造突出了其分子體系結構。研究人員使用超分子自組裝來從更簡單的建築物中產生化學連接的結構。他們通過使用模擬預測分子相互作用並改善反應條件來解決複雜的分子框架合成挑戰。
除了減輕溫室氣體排放外,這種創新的材料還可以去除空氣污染物,例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Little和同事們希望這種新的籠子般的材料可以幫助解決環境問題,從而強調了研究對可持續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創紀錄的溫度擔心專家
這項創新是出於日益惡化的全球氣候條件的背景。TechTimes先前報導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部最近宣布2024年4月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四月。這種熱門趨勢延長了12個月的創紀錄溫度。
自2023年6月以來,每個月的溫度記錄損失,這是歷史上最長的溫度異常連續條目。在1850-1900的工業前基線上,全球12個月的平均溫度達到了令人震驚的1.61攝氏度。
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惡化了氣候變化並導致極端溫度。此外,以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升高為特徵的厄爾尼諾現像在幾個地方加劇了熱浪。
在三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報告溫室氣體水平,表面溫度,海洋熱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極海冰覆蓋和冰川靜修處打破了許多記錄。
WMO的全球氣候2023年報告發現,熱浪,洪水,乾旱,野火和加劇的熱帶氣旋破壞了數百萬的生命和數十億美元。
WMO秘書長Celeste指出,《巴黎協定》的1.5度攝氏限制正在接近。她稱該問題為全球“紅色警報”,以強調其意義。她強調了破紀錄的海洋溫度,冰川靜修和南極海冰喪失,突出了氣候變化的複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