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和Honda Motor在周三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致力於對下一代計算技術的長期開發和研究,包括用於未來汽車的處理器和軟件。
根據Nikkei Asia的報告,兩家公司預計人工智能在車輛中的應用將“在2030年廣泛加速除了“並引入了通過軟件開發的軟件定義車輛(SDV)”的機會,並通過軟件操作,而不是“增強”,因為車輛製造商爭奪自動駕駛技術。
像智能手機軟件一樣,SDV功能也可以遠程升級。兩家公司都期望SDV需求增加。因此,他們的研究擴大了芯片處理並減少功耗。
本田-IBM聯盟的意義
本田,一家日本公司在截至3月的財政年度的研發中保證了創紀錄的11.9萬億日元(77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3%。本田總裁Toshihiro Mibe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該公司將更多地關注“電氣化和軟件情報的開發”,這表明SDV和電動汽車是研究的重點。
本田內部人士強調了與美國科技公司IBM這樣的協議的重要性,因為一家製造商不能僅開發和改善複雜的軟件技術。

EV銷售增長將在未來幾年繼續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估計,全球電動汽車(EV)的銷售將在中國驅動的今年增長超過20%至1700萬輛。
IEA認為未來十年對電動汽車的“飆升”將重新定義全球汽車行業每CNN,大幅度削減了道路運輸的油消耗。隨著收費基礎設施的增長,該機構預計,全世界銷售的所有汽車中有一半到2035年將是電動的,而今年的五分之一以上。 IEA將電動汽車定義為電池電力和插件混合動力車。
中國客戶並不是唯一的電動汽車行業增長驅動力。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歐盟售出的新電池電動汽車的數量在第一季度增長了約4%,而2023年則增長了約4%。
根據現有的政府政策,IEA對電動汽車的長期看法是在全球領先的電池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降低了主要地區的價格,以解決中國初創企業和已建立的汽車製造商的競爭,以解決銷售的銷售和不斷上升的競爭。
儘管有積極的前景,但電動汽車製造商因價格戰和競爭的增加而掙扎著嚴格的利潤率,如前所述由Techtimes報告。
路透社發布的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特斯拉的中國電動汽車銷售額在4月份同比下降到62,167輛,此後3月下降了30%。
特斯拉的主要競爭對手比比德(Byd)領導電動汽車四月的銷售。它上個月售出了49%的新能量汽車,其中包括大約330,000輛電池電動汽車。這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暫時超過特斯拉,成為第四季度2023年第四季度的電動汽車銷售商。
為了提高其形象,特斯拉降低了定價,並加速了其在中國駕駛員援助技術的推出。經過4月下旬對北京的意外訪問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獲得了通關,以在中國引入駕駛員助攻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