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在過去的50年中,中亞山區的冰川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冰塊,這與夏季溫度上升的融化有關。
他們警告說,中亞山山山脈冰川的損失足以引起人們對居住在中國,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們的供水安全的擔憂。乾旱地區的居民依靠冰川融水來飲用水。
Tien Shan系列中的冰川延伸到1,500英里,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因為該系列中的冬季尤其冷又乾,幾乎沒有雪,研究報告在日記中自然地球科學。
研究負責人在德國波茨坦的GFZ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的冰川學家丹尼爾·法利納蒂(Daniel Farinotti)說,夏季有些降雪,但隨著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的較少,隨後的融化較少。
“您正在雙打冰川,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對溫度變化如此敏感的原因。”解釋。
研究人員說,未來的兆頭並不好,他們預測到2050年,Tien Shan Range中剩餘的冰塊可能會丟失。
這可能會影響水中對灌溉至關重要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低地,中國西北新疆Uyghur自治區,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備對該國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如果未來的水資源確實會在那裡下降,衝突就有很大的潛力,”法里尼蒂說。
研究人員使用衛星觀察,現場研究和計算機模型,重建了Tien Shan範圍冰川質量的變化,發現它們的平均速度超過50億噸。
Farinotti說,隨著氣候模型表明未來幾十年的夏季溫度持續升高,很少有可能在沒有急劇動作的情況下停止收縮。
他說:“從長遠來看,人們拯救冰川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全球溫度的升高。”
儘管Tien Shan地區的融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但該地區並不是一個人遇到令人擔憂的冰川損失。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模式已經在世界其他地區看到。
根據瑞士世界冰川監測服務的最新研究,21世紀初期,全球冰川的“歷史上有前所未有的”下降。
據報導,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10年冰川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