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說,對中國發電廠燃燒的煤炭種類的混亂可能導致該國的碳排放水平高達14%。
一項研究說,根據中國燃燒的碳排放測試的碳排放量比根據全球平均配方進行了對該國總體碳排放的現有計算的碳排放量低40%。
這是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中國4,000多個煤礦的煤炭含量和數百種樣本的實驗室測試之後的發現,研究人員報告在日記中自然。
在過去15年中,燃煤電廠的快速擴張一直是中國經濟擴張的驅動因素。
但是,國際研究小組指出,並非所有煤炭都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樣的。
“對於大多數發達國家,煤炭都已被全面洗淨,但在中國,這一過程並不是那麼全面。”說哈佛大學的研究首席作者劉劉。
他解釋說:“基本上,煤炭含有更高的灰分;更多的灰分意味著碳含量更少。” “如果我們轉換了相同數量的煤炭,我們的碳排放量更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獲得的水平低於以前的估計。”
研究人員說,這標誌著燃料質量首次在估計總排放數字中考慮了燃料質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者,但與在美國和歐洲燃燒的[高級瀝青]煤炭相比,燃燒質量較低的煤炭,其熱價值和碳含量較低,”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研究員達博關。
研究人員承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可以完善碳排放的估計值,以準確地了解碳排放水平並基於IT改善氣候預測。
但是,研究人員說,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用戶之一的碳排放估計的最初改善也很重要。
朱指出:“這些發現確實具有非常重要的全球影響,因為中國占全球總排放的三分之一。” “如果我們將中國的排放量減少15%,我們將減少5%的全球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