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管理員查爾斯·博爾登(Charles Bolden)表示,將載人任務送往火星行星的夢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現實。
Bolden承認自己設想自己成為第一個探索紅色星球的人,當時他在1980年代在休斯敦的約翰遜航天中心加入宇航員訓練,他說,美國航天局目前在2030年代將人類帶到火星的目的是極為有可能的。
航天局負責人說:“我們要沿著NASA歷史上的任何時刻派遣人類到火星的道路上。”說在9月17日在NASA總部舉行的活動中。
到目前為止,最新的科學發展支持了這種載人任務的可行性。其中一些至關重要的作品包括開發獵戶座膠囊和太空發射系統(SLS)巨型,這將有助於將宇航員帶到深空站。兩者都將在2018年的無人測試飛行中一起飛行。
國際空間站(ISS)的宇航員也設法在軌道實驗室中種植和吃生菜,這是一個實驗的一部分,旨在了解遠離地球的糧食生產。
NASA的Scott Kelly和Cosmonaut Mikhail Kornienko的兩名ISS機組人員也在長達一年的任務中進行了一半,該任務旨在表徵長期持續時間太空飛行的生理和心理影響。
此類工作的結果應提供必要的信息,這將有助於規劃載人的火星任務,這將使宇航員從地球上移開500天或更長時間。它將為研究人員提供有關如何在長期飛行中保護人體的提示。
另一方面,火星氧ISRU實驗(Moxie)旨在找到一種方法來從紅色行星的薄氣中拉出二氧化碳,然後將其轉化為純氧和一氧化碳。
這樣的技術可以使定居者在火星上保持活力。由於氧氣可以用作有助於燃燒火箭燃料的氧化劑,因此一旦該回到地球,它也可以幫助人類爆炸。
在紅色星球上和周圍開展漫遊者和航天器的科學家也找到了有關地球的更多細節,使他們能夠表徵其環境,以更好地為人類探險者的到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