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次工廠建設公告、新一代消費級 x86 晶片的推出以及首席執行官出訪歐洲之間,英特爾正處於重新征服模式。
「2021 年 IEEE 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EDM) 上感受到了這種活力。這次半導體領域(技術、設計、製造、物理、化學等)進展的重要年度會議是英特爾將摩爾定律帶回桌面的機會。
由英特爾聯合創始人戈登·摩爾提出,他預測晶片的性能將每18 個月增加一倍,這條「定律」曾多次受到爭議和動搖,無論是由於頻率增加的障礙,還是精細度的障礙。但它最終總是或多或少地被與半導體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所有研究領域的改進總和所「驗證」。
在IEDM 2021之際,英特爾發布了技術方面的硫酸鹽,承諾這項法律將持續到2025年之後。在從彼此之上,到晶體管的結構(從 FinFET 到 RibBonFET 的轉變),英特爾顯然已經詳細說明了我們已經知道的途徑努力工作。
但最重要的是,他還詳細介紹了更尖端的元素,例如二維半導體(2D 材料),這將使繼續向小型化競賽成為可能。或晶片設計領域本身的進步,第一個基於 GaN 技術(氮化鎵,半導體,比矽承受更高的電壓和熱量更少)的電源開關整合到 CMOS 晶圓中。
或者甚至是對 FeRAM 的改進,這是一種超快內存,英特爾進一步將其讀/寫速度推向了極限,達到了兩納秒!
在更具實驗性的領域,英特爾的報告提出了潛在的新型奈米級磁化開關電晶體、功率傳輸元件旋轉(這可以減少「閘門」的尺寸,即讓電荷通過電晶體的閘門),甚至可以縮小 CMOS 製造工藝,以提高量子晶片的功率。
從設計到結構再到晶片組裝,英特爾展示的技術和研究項目範圍非常廣泛。英特爾打算透過這些改進來兌現其承諾。
研究計畫和承諾…兌現了嗎?
英特爾是半導體的始祖,一艘擁有10萬名員工的大班輪,舉步維艱。首先,這是一家擁有多種面孔的公司,該公司最近因對其行銷面孔過於關注而遭受損失。
過去的各種咆哮和其他行銷噱頭是應得的不公正——還記得前任執行長的無人機芭蕾嗎……但我們不能忘記,英特爾也像 IBM 一樣,在化學、光子學或神經形態的。
因此,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目前正在全力以赴,並發布了各種公告——新工廠、研究中心、加速產品發布等。 – 這些技術承諾也是驗證著名的「Chipzilla 回來了」的溝通計畫的一部分。
但如果這種規模的團體沒有成功的機會,那麼就他們的整個技術庫進行大規模和精確的交流是極為罕見的。
卡桑德拉斯的最後機會計劃還是巨人英特爾的真正回歸?唯有未來──還有銷售! – 會說話。但所有悲觀主義者都應該繼續關注利潤,而不僅僅是英特爾股價的波動:這家巨頭從未虧損過。
光是 2021 年第三季度,該公司就獲利 68 億美元。對於一家「垂死」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