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拖延,英特爾的 10nm 晶片生產流程終於準備就緒。這家長期以來一直是精細雕刻冠軍的半導體巨頭,近年來已被三星和台積電超越,這兩家公司的雕刻工藝為 7 奈米,很快就會達到 5 奈米。一場技術戰,正是台積電憑藉其7奈米工藝,讓AMD重返CPU競賽。
第一批批量出貨的消費級處理器被稱為“Ice Lake”,消費者稱之為“10e因為這是第 10 代”e「核心」架構的演進。有 11 個參考,其中大多數是用於筆記型電腦的“U”處理器和用於不含通風的超便攜式筆記型電腦的“Y”處理器 - 只有最高端的處理器不屬於這兩個範圍。但正如您將看到的,除了英特爾提供的表格之外,術語中不再出現“U”和“Y”。
這個術語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它不僅可以評估晶片的性能水平,而且還可以評估 GPU 端(圖形部分)的性能水平,自上一代以來,GPU 端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英特爾承諾性能加倍)。
這個新術語絕不是(完全)神秘的,而是必須加以解釋......以了解我們正在購買什麼!為此,沒有什麼比一個小圖表更好的了:
- 首先提到的是 Core 系列,傳統的“i3», «i5» 等 «i7» 這給了一般功率的概念
- 第二個提到的是晶片的世代(這裡“10» 倒冰湖)
- 第三個提到的內容對應於 CPU 效能級別,這是 Intel 考慮核心數量、頻率和快取容量而建立的層次結構。目前存在三個值:“0», «3» 等 «6」。數字越高,CPU 部分的效率越高。
- 第四次提及給出了晶片「熱」類別的概念,替換了舊的後綴 U 和 Y – 現在 U = “5» 和 Y = «0」。已公佈的 11 款晶片中有 10 款是“0”或“5”,除了最高效的晶片顯示“8» 因為它散發出更多的熱量(TDP 為 28W)。
- 第五點也是最後一點,優先考慮整合到處理器中的圖形部分 (GPU) 的功能。就這一代晶片而言,提到G1指的是嵌入32個計算單元的圖形架構。G4這是英特爾稱為「Iris Plus Graphics」的第一個效能級別,具有 48 個計算單元。在該範圍的頂部,我們發現了最高水平的性能,G7,有64個計算單元。
每個關卡都更快
如果說處理器(CPU 部分)發生了重大改進,那就是完整的「Ice Lake」平台帶來了效能改進。最重要的三個力量槓桿是圖形部分、網路和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計算。
新的 GPU 稱為 Iris Plus,其性能是上一代 (6xx) 的兩倍,並且可以讓所有熱門歌曲以全高清播放(前提是您對細節不放過)。英特爾銷售的平台整合了 Wi-Fi 6 以提供千兆位元無線速度。最後,CPU/GPU 聯盟以英特爾 GNA(高斯和神經加速器)的名義進行分組,以加速許多進程,特別是在影像處理(識別、排序、修改等)方面。
英特爾基本上已經開始向其合作夥伴提供 Ice Lake 處理器,剩下的就是等待 9 月初在柏林舉行的 IFA,看到第一批機器到貨。並評估他們是否信守承諾,特別是在圖形部分。